高中数学第一章统计
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1.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A.1000名学生是总体 B.每个学生是个体。C.100名学生的成绩是一个个体 D.样本的容量是100。一组数据中重复出现次数 的数称为这组数的众数。
高中数学第一章统计Tag内容描述:<p>1、2.1.3 分层抽样 2.1.4 数据的收集(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一个单位有职工8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60人,具有中级职称的320人,具有初级职称的200人,其余人员120人,为了解职工收入情况,决定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容量为40的样本,则从上述各层中依次抽取的人数分别是() 【导学号:00732050】A.12,24,15,9B.9,12,12,7C.8,15,12,5 D.8,16,10,6【解析】抽样比例为,故各层中依次抽取的人数为1608(人),32016(人),20010(人),1206(人).故选D.【答案】D2.已知某地区中小学生人数和近视情况分别如图和图所示.为了解。</p><p>2、2.3.1平均数及其估计教学目标:1理解为什么能用样本数据的平均值估计总体的水平; 2初步了解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统计研究,提高统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3掌握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据,利用样本数据计算其平均值,并对总体水平作出估计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据,利用样本数据计算其平均值,并对总体水平作出估计的方法教学方法:引导发现、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某校高一(1)班同学在老师的布置下,用单摆进行测试,以检查重力加速度全班同学两人一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试,得到下列实验数据(单位。</p><p>3、3 统计图表整体设计教学分析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通过实例,学习了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茎叶图,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大纲中对统计部分的要求与标准的要求相差较大,若是承接现行大纲的话,建议先补充标准中第三学段相应部分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高中阶段还将进一步学习茎叶图,并在学习中不断地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在具体的问题中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合适的图表.通过问题1和问题2,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初步体会总体及其分布的含义,同时为后面理解总体分布的意义、用样本的。</p><p>4、第一章统计本章概览三维目标1.从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2.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出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体会它们的特点,并能通过实例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标准差.从而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体。</p><p>5、高中数学 第一章 统计 1.2 抽样方法自主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3我夯基我达标1.系统抽样适用的总体应是()A.容量较少的总体B.总体容量较多C.个体数较多但均衡的总体D.任何总体思路解析:与简单随机抽样相比,系统抽样的适用范围应是总体中的个体数目较多且含有的个体均衡.答案:C2.2006年7月2日4日光明中学进行了0506学年度期末统一考试,该校为了了解高一年级1 000名学生的考试成绩,从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的成绩单,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1 000名学生是总体B.每个学生是个体C.1 000名学生的成绩是一个个体D.样本的容量是100思路解析。</p><p>6、高中数学 第一章 统计 1.3 统计图表自主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3我夯基我达标1.下面哪种统计图没有信息的损失,所有的原始数据都可以从该图中得到()A.条形统计图B.茎叶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折线统计图思路解析:所有的统计图中,仅有茎叶统计图完好无损地保存着所有的数据信息.答案:B2.当收集到的数据量很大或有多组数据时,用哪种统计图表示较合适()A.茎叶统计图B.条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扇形统计图思路解析:当收集到的数据量很大或有多组数据时条形统计图可以将各组数据分矩形趋势图显示出来.答案:B3.茎叶统计图表示数据有两个突出的优点:其一,。</p><p>7、高中数学 第一章 统计 1.4 数据的数字特征自主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3我夯基我达标1.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有()A.极差B.方差与标准差C.极差、方差与标准差D.平均数与标准差思路解析:极差、方差与标准差均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答案:C2.如果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方差为s2,则3x1+5,3x2+5,3xn+5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A.和s2B.3+5和9s2C.3+5和s2D.3+5和9s2+30s+25思路解析:(3x1+5+3x2+5+3xn+5)=3(x1+x2+xn)+5=3+5,(3x1+5-3-5)2+(3x2+5-3-5)2+(3xn+5-3-5)2=(x1-)2+(x2-)2+(xn-)2=9s2.答案:B3.标准差的计算公式是()A.B.C.D.思路解析:s=。</p><p>8、7 相关性整体设计教学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教科书通过身高与体重的关系,引导学生考察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使学生认识到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不能用函数模型描述的变量关系,从而体会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重要性.三维目标1.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明确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认识现实生活中变量间除了存在确定的关系外,仍存在大量的非确定性的相关关系,并利用散点图直观体会这种相关关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直观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p><p>9、一)统计案例章末综合测评(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下列各量与量的关系中是相关关系的为()正方体的体积与棱长之间的关系;一块农田的水稻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人的身高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家庭的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某户家庭用电量与电费之间的关系ABC D【解析】是一种确定性关系,属于函数关系为相关关系【答案】D2四名同学根据各自的样本数据研究变量x,y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求得回归直线方程,分别得到以下四个结论:y与x负相。</p><p>10、第二章 统计一、选择题 1.某校期末考试后,为了分析该校高一年级1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从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的成绩单,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1000名学生是总体 B.每个学生是个体C.100名学生的成绩是一个个体 D.样本的容量是100. 对总数为的一批零件抽取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若每个零件被抽取的可能性为25%,则为( A. 150 B.200 C.100 D.1203某工厂生产的产品,用速度恒定的传送带将产品送入包装车间之前,质检员每隔3分钟从传送带上是特定位置取一件产品进行检测,这种抽样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p><p>11、高中数学 第一章 统计 8 最小二乘估计备课资料 北师大版必修3相关关系的强与弱我们知道,两个变量x、y正(负)相关时,它们就有相同(反)的变化趋势,即当x由小变大时,相应的y有由小(大)变大(小)的趋势,因此可以用回归直线来描述这种关系.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描述x和y之间的这种线性关系的强弱?例如,物理成绩与数学成绩正相关,但数学成绩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决定物理成绩?这就是相关强弱的问题,类似的还有吸烟与健康的负相关强度、父母身高与子女身高的正相关强度、农作物的产量与施肥量的正相关强度等.统计中用相关系数r来衡。</p><p>12、高中数学 第一章 统计 1.5 用样本估计总体自主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3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高表示该组个体出现的频数B.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高表示该组上个体出现的频率C.直方图中每组对应的矩形面积就是该组中所含个体的数目D.直方图的高表示该组上的频率与组距的比值思路解析:要理解频率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条形图的区别.答案:D2.一个水库养了某种鱼10万条,从中捕捞了20条,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千克)1.151.041.111.071.101.321.251.191.151.211.181.141.091.251.211.291.161.241.121.16计算样本平均数,并根。</p><p>13、8 最小二乘估计整体设计教学分析教材通过思考交流引入了最小二乘法,进一步提出了线性回归方程.教科书在探索用多种方法确定线性回归直线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示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通过气温与饮料销售量的例子及随后的思考,使同学们了解利用线性回归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体会线性回归方程作出的预测结果的随机性,并且可能犯的错误.进一步,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和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地展示预测结果的随机性和规律性.三维目标经历用不同估算方法描述两个变量线性相关的过程.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p><p>14、五数概括法五数概括法即用下面的五个数来概括数据:(1)最小值.(2)第1四分位数(Q1).(3)中位数(Q2).(4)第3四分位数(Q3).(5)最大值.运用五数概括法的最简单的方式是首先将数据按递增顺序排列,然后很容易就能确定最小值、3个四分位数和最大值了.对12个月薪数据的样本,按照递增顺序排列如下:2 210 2 255 2 350|2 380 2 380 2 390|2 420 2 440 2 450|2 550 2 630 2 825Q1=2 365 Q2=2 405 Q3=2 500(中位数)中位数2 405以及四分位数Q1=2 365和Q3=2 500前面已经计算出来了.对上述数据的观察可以知道最小值为2 210,最大值为2 825.因此,上述月薪数据。</p><p>15、1.1 回归分析学业分层测评(二)(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两人打靶,甲击中的概率为0.8,乙击中的概率为0.7,若两人同时射击一目标,则它们都中靶的概率是()A0.56B0.48C0.75D0.6【解析】设甲击中为事件A,乙击中为事件BA,B相互独立,则P(AB)P(A)P(B)0.80.70.56.【答案】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B|A)P(AB)BP(B|A)是可能的C0P(B|A)1DP(A|A)0【解析】由条件概率公式P(B|A)及0P(A)1知P(B|A)P(AB),故A选项错误;当事件A包含事件B时,有P(AB)P(B),此时P(B|A),故B选项正确,由于0P(B|A)1,P(A|A)1,故C,D选项错误故选B【答案】B3。</p><p>16、高中数学 第一章 统计 1.2 排序问题与算法的多样性备课资料 北师大版必修3快速排序对于n个数据,当n比较小时,冒泡排序用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当n很大时,它耗费的时间是很惊人的.著名的英国计算机科学家霍尔(C.A.R.Hoare)对其进行改进,得到了一种新的交换排序算法,由于性能突出,被称为快速排序法(Quicksort).快速排序所基于的事实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效果,交换应跨过较长的距离进行.这是对冒泡排序算法的改进.将待排序的数组分割成两部分是快速排序的关键.我们总是以某种方式选一个值,然后以它为参照将数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包含的。</p><p>17、第二章 算法初步本章教材分析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古代数学中蕴涵了丰富的算法思想.在这一章中,学生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初步感受算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对具体数学实例的分析,体验流程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展有。</p><p>18、8 最小二乘估计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一种( )A.确定性关系 B.线性关系C.非线性关系 D.可能是线性关系也可能不是线性关系答案:D解析: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的关系,如果所有数据点都在一条直线附近,那么它们之间就是一种线性相关关系,否则不是线性相关关系.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回归分析中,变量x和y都是普通变量B.变量间的关系若是非确定性关系,那么因变量不能由自变量唯一确定C.回归系数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D.如果回归系数是负的,y的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答案:A解析:。</p><p>19、1.8最小二乘估计1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及意义(重点)2会求线性回归方程并进行简单应用(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最小二乘法及线性回归方程阅读教材P54P59“信息技术应用”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最小二乘法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时,要先做出数据的散点图如果散点图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我们再根据这个规律进行拟合如果散点图呈现出线性关系,我们可以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出线性回归方程;如果散点图呈现出其他的曲线关系,我们就要利用其他的工具进行拟合2线性回归方程用表示,用表示,由最小二乘法可以求得b,ab.这样得到的直线方程yabx称为线性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