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课件
7.6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2、学习利用物理图象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7.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三节 功率。(1)功率是表示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是指机器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救人的年轻妈妈吴菊萍左臂骨折。
高中物理必修二课件Tag内容描述:<p>1、高中物理教案主备人 秦庆伟 第 4 页 共 4 页年 月 日课 题7.6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课 型新授课(1课时)教 学 目 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2、学习利用物理图象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亲身实践,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物理。</p><p>2、高中物理教案主备人 秦庆伟 第 7 页 共 7 页年 月 日课 题7.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课 型新授课(2课时)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源和能量耗散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用能量的观点分析问题应该深入学生的心中,因为这是最本质的分析方法 2感知我们周围能源的耗散,树立节能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教学难点1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2能量转化的方向性教 学 方 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 。</p><p>3、行星的运动,PLANETARY MOTIO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请问远古开始之时,谁将此态流传导引?)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月亮有着什么德行,竟能死了又再重生? )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月中黑点那是何物,是否兔子腹中藏身? ) ,一、古人对天体运动的看法及发展过程,在古代,人们对天体的运动的认识有哪几种学说? 各个学说的内容是怎样的?代表人物是谁? 哪种学说更先进?用现在的观点,如何认识这两种学。</p><p>4、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三节 功率,第三节 功 率,(1)功率是表示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 ) 公式:,比值法定义,(3)功率也是标量,(4)功率的单位,瓦特(W),观 看 图 片,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1、额定功率:是指机器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也就是机器铭牌上的标称值 2、实际功率:是指机器在工作中实际输出的功率 3、机器不一定在额定功率下工作,机器正常工作时实际功率总是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机器只能在短暂时间内实际功率略大于额定功率,但不允许长时间超过额定功率,说 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某台机器的功率。</p><p>5、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知道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 定义式进行计算. 2、会推导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3、理解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和系统性.,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一个2岁女童从10楼坠落,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左臂接住孩子,女童幸免于难。救人的年轻妈妈吴菊萍左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一、创境激情 引入课题,(一)实例展示 初步感知,2002年月日上午,俄罗斯高加索北奥塞梯地区的一个村庄发生雪崩,造成至少人失踪。,雪崩,2,(一)实例展示。</p><p>6、第3节功率,学习目标,基础导学,比值,瓦特,做功快慢,Fv,平均值,某一时刻,匀速,长时间,最大,名师指点,解析: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它等于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或者说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某物体。</p><p>7、1 第一节曲线运动 2 一 曲线运动的概念 曲线运动 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3 二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实验探究 4 实验分析 1 砂轮边缘的沙粒的运动轨迹是什么 火星飞出方向是怎样的 2 水滴运动的轨迹是什么 飞出方向是怎样的。</p><p>8、日本简介 东亚岛国大和民族日本文化 北海道 本州 四国 九州 赏樱会 大和民族 日本的由来 前1世纪 小国林立4世纪 统一7世纪 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2世纪末 幕府统治 19世纪中期 面临民族危机 19世纪末 对外扩张 公元1192年到1867年 日本历史上是实行军事封建统治的 幕府政治 时期 经历三大幕府的统治 一 镰仓幕府 1192 1333年 二 室町幕府 1336 1573年 三 德川幕府。</p><p>9、教学教法分析,课前自主导学,当堂双基达标,课堂互动探究,课后知能检测,教学方案设计,(教师用书独具),(教师用书独具),向心力,圆心,mr2,圆心,方向,作用效果,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向心力,速度大小,方向,圆弧,半径,向心力的大小、方向和来源,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及解题方法,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中的向心力,综合解题方略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p><p>10、行星的运动,俄罗斯“联盟-TM3”号 载人飞船准备升空,前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首次发射升空。,美国在1973年5月14日发射成功 一座叫天空实验室的空间站,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载7名宇航员, 进行航天飞机的第25次飞行。,挑战者号爆炸的悲剧,伽利略望远镜,美国VLA射电望远镜,美国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上海佘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射电望远镜,地。</p><p>11、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高中物理 必修,7.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理解太阳与行星间存在引力 根据开普勒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表达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推导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体会逻辑推理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关系,从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重点 根据开普勒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表达式 教学难点。</p><p>12、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高中物理 必修,5.1追寻守恒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动能、势能及能量的概念与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会分析动能与势能间的相互转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能、势能间的相互转化来研究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理解动能、势能的含义。 教学难点 在动能和势能转化的过程中体会能量守恒。,观察,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斜面均光滑),试用。</p><p>13、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二节 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1、功的定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沿力的方向发生一段位移,则该力对物体做了功,3、功的计算公式,说明:,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某个力也可以是物体受到的合力,但必为恒力,l是F的作用点发生的位移,是矢量F和l的夹角,,说明:力对物体做的功只与F、 l 、 三者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等因素。</p><p>14、开普勒三大定律,知识回顾,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行星为什么绕太阳如此和谐而又有规律地做椭圆运动?,思考:,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