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
教学目标。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不知学问之大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人物有限叙述视角。准确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圈点出描写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等人物的语句。2.收集《红楼梦》。1 林黛玉进贾府。1.了解《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两个方面。充分认识贾府的特点。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Tag内容描述:<p>1、3老人与海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创作背景以及写作风格2、分析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重点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难点划分课文结构课堂模式内容提要时间设计意图方法、策略个人备课检查预习(或当堂预习)导入、目标、重难点呈现新授 课内练习(及检测)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1、 检查预习当场检查学生导学案的预习情况2、 导入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有四个大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海明威曾这样描述老人与海,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老人与海。三、作者简。</p><p>2、劝学【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p><p>3、1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2.欣赏小说采用“人物有限叙述视角”写人物、场景的妙处。3.通过“人物有限叙述视角”的叙事艺术,准确把握主要人物形象。4.认识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雪芹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自主梳理一、整体感知1.阅读课文,圈点出描写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等人物的语句,初步理解。2.收集红楼梦的有关资料。二、自练自测1.常识积累红楼梦,又名。全书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红楼梦是。</p><p>4、1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了解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充分认识贾府的特点。3.了解文中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描写方法。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1.阅读全文,把握选文的内容,理清情节结构。2.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充分认识贾府的特点。二、自练自测1.有关常识(1)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载,增删次”,创作了长篇小说红楼梦(又名等),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