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七单元
[知识&#183。愦愦(ku&#236。o) 芜秽(w&#250。工夫。一、识记字音。) 3.曩将罪之(nǎnɡ)。) 8.鲧(gǔn)。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朱熹的思想与程颢、程颐的思想合称程朱理学。B.则精神自是愦愦(gu&#236。愦。
高中语文第七单元Tag内容描述:<p>1、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二、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作为学生,如何面对象牙塔外的世界,如何传承古代文明,如何让中华民族再一次强壮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就需要明人性的丰富性。韩非子的寓言揭开了人类脸上覆盖着的温情脉脉的面纱。轻诺必寡信小人计其功赏美文韩非子告诉我们的管理之道韩非子作为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法家的始祖与集大成者,在管理学上给我们留下了宝。</p><p>2、7朱子语类三则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愦愦(ku) 恁地(nn) 剖判(pu)埽(so) 芜秽(w hu) 着意(zhu)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此便是无克己工夫(“工夫”同“功夫”)(2)极要与他埽除打叠(“埽”同“扫”)(3)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著”同“着”)(4)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克治”同“克制”)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直(2)及(3)合(4)机(5)乎(6)之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名词作形容词,上等的)(2)圣贤教人(形容词作名词,圣贤之人)(3)用之则愈明(形容词作动词,明白事理)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p><p>3、郑人有且买履者基础夯实一、识记字音1蚌蛤()2.钻燧取火(su)3.曩将罪之(nn)4决渎(d) 5.释其耒(li) 6.啜之(chu)7得麂(n) 8.鲧(gn)二、通假字1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通情,真实、实在2卜子妻写弊裤也 通敝,破旧、破损3而民说之,使王天下 通悦,喜欢4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同座,座位5其子所以反者 通返,返回6而自知其益富 同智,以为聪明三、古今异义1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古义:从而给今义:介词,引进表原因的人或事物;连词,连接分句,表因果关系2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古义:读书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3倍其所以嫁古义:。</p><p>4、朱子语类三则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朱熹的思想与程颢、程颐的思想合称程朱理学。朱熹一生关心现实,对金人南侵、土地兼并、赋役繁重、民不聊生的现状焦虑不安,要求选贤任能,修明军政,爱养民力,实现统一。从中进士至死50多年间,虽为官仅9年,在朝廷任职仅40天,但在任上都能革除弊端,打击贪吏,救灾安民。朱熹是一位热心讲学兴教的著名教育家。他一生直接从事教育活动达40余年,即使在他从政的。</p><p>5、7朱子语类三则一、基础知识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如履薄冰(f)B.则精神自是愦愦(gu)C.及至前面荆棘芜秽(w)D.里面煞有工夫(sh)解析:A项,“履”应读“l”;B项,“愦”应读“ku”;C项,“芜”应读“w”。答案:D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此便是无克己工夫克:克制。B.略晓其义即厌之厌:厌恶。C.自然存天理而行存:保存。D.君子喻于义喻:懂得。解析:B项,厌:满足。答案:B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为己向内便是入圣贤之域B.用之则愈明木受绳则直C.事已却悔,如何今当读何书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