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河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姓名。李亮 2011-05 V 摘 要 公司制度中的法人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原则。然而公司的独立人格与股东有限责任作为一种制度设计。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这就是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是公司人格独立制度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研究。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Tag内容描述:<p>1、word格式论文试论我国现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论文摘要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是构建公司的两大基石,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是对这两个基石的完善和补充。针对公司股东滥用权利损害公司债权人的社会现实,我国新公司法开天辟地的率先将揭开公司面纱这一判例规则上升为完整的成文法律制度,体现了立法者的创新精神和勇气,但是新公司法的规定较为原则,相关配套司法解释又尚未作出,不利于司法实际的具体操作,存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论文关键词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股东有限责任债权人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概述(一)公司法。</p><p>2、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www.biyelunwen.com.cn小议公司法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改善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www.biyelunwen.com.cn一、我国公司法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确立及其缺陷上世纪90年代中期,建立在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和股东承担有限责任原则上的我国公司法制度的确立,降低了公司股东的投资风险,调动了投资者的积极性,推动了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这种现代法人制度同样被一些股东非法利用作为牟取非法利益的工具,诸如滥用公司独立人格欺诈公司债权人、回避契约义务或法律义务,公司资本严重不足导致公司风险扩大,财产、业务、人事混。</p><p>3、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 学 院: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 号: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年 月 日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 号指导教师职 称所在学院论文名称选题依据:(论文的理论依据、目的意义。可另附纸)理论依据:一、 法律规定我国于2005年10月27日通过的新公司法首次在立法中规定了该制度。在总则中第20条第3款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p><p>4、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1秋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情况表指导教师姓名赵 翔学生姓名包博敏学号201114712023012一、从商行为的独立性看商法具有独立性商法学界的传统分类把商法分为商行为法和商主体法,这种分类方式的前提是把二者作为独立的。(一)商行为主体的商人性商主体主要针对的是商事法规定的从事商事活动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那些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民事主体具有私人性,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从事的是平等的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只适用于社会的普通成员的关系,从这点上来看,民事主。</p><p>5、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浅谈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浅谈本文以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构建为主线,通过对其历史沿革、法理基础、中国国情下的特殊变异及实践操作难点的分析,试图对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以便法律具体运用。 一、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公司这一组织形式是法律创造的产物,最初其采用股东的无限责任,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这一制度被美国学者Butelr称为是现代最伟大的创举。 美国法院首次于1905年美国诉密尔沃基冷藏运输公司一案中首创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其主审法官Saborn,在判词中表明了美国法。</p><p>6、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研究【摘要】:公司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是公司法人制度存在的两大基石,为保证公司制度的健康运行,防止股东操控公司经营、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应运而生。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修改标志着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的正式确立。作为我国一项新的法律制度,公司法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也导致司法适用标准的不统一,影响到该法律制度实施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公司法人格否认的适用要件、适用情形等进行详细研究。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一客观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较为成熟司法经验的同时,。</p><p>7、浅谈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摘 要: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和独立的人格,股东承担有限的责任,形成股东有限责任制度。该制度存在缺陷,公司法设置法人格否认制度来对公司法人制度予以弥补与完善。本文对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必要性、内涵、渊源、本质特征、认适用的条件、适用的程序以及以适用的情形予以阐述。关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适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持着谨慎的态度予以思考并对相应问题进行阐明。下载 关键词:公司独立人格 股东有限责任 公司人格否认 法人、人格、公司三者合为一体,形成公司法人制度。法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p><p>8、1,专题二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一、概述 (一)称谓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又称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disregard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美国称“揭开公司面纱”(lifting the veil of the corporation), 英国称“刺破公司面纱”(piercing the veil of the corporation),德国称“直索责任”,日本称“透视理论”。,2,(二)特征,1、前提,公司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 2、只对特定个案中公司独立人格予以否认,而非对公司法人人格的全面、彻底、永久性的否认,不影响该公司同时并继续的存在。 3、目的为保护债权人利益,性质上属于。</p><p>9、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研究摘;要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本文从其内涵、法理学基础出发,通过考察我国立法的现状和漏洞,对完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公司;人格否认;股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0条在世界上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创下了世界之最,正如赵旭东教授所说“修改后的公司法确实是21世纪最先进的公司法。” 一、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内涵 公司法人格否认(disregard;of;corporation;personality)源于英美法,英美称其为“揭开公司面纱”,德国则称其为“直索责任”。是指在。</p><p>10、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研究兼论公司法第20条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作者:李晓蕊 发布时间:2009-05-13 21:42: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司法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公司以独立的人格 ,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公司独立的法人人格意味着公司独立于股东,以自己的名义和财产进行民事活动并承担责任的独立主体,同时股东仅以其出资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这样能够减轻股东的投资风险,推动公司的资本积累,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因此得到了人们对公司形式的普遍认同。但是,。</p><p>11、我国公司法引入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相关思考【摘要】:公司人格否认制度(Companypersonalitydenialsystem)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在实践中,公司人格被滥用现象层出不穷,严重破坏了公司法人制度的生存环境。而此前我国司法对此尚未形成系统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规则,原公司法虽对某些滥用公司法人行为作出规定加以调整,但单纯依靠那些并不完善的法律框架体系不足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近年来,关于是否引进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引起了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学者纷纷撰文论述,发表着不同意见。2006年1月1日新公司法的实。</p><p>12、精选资料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我国公司法第20条以成文法的形式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进行了概括性的规定,其中第1款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第3款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一规定虽对保护债权人的权益会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我国公司法对于人格否认的适用还不够明确,制度还很不。</p><p>13、中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法律依据应如何理解? 公司法人格否认 制度的适用主体包括三个:一是具有法人格的公司:二是滥用公司 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 益的公司股东,即被告;三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