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病课件
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 v 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寄生于猪、牛、羊、猫等多种动物和 人的有核细胞中引起的寄生虫病。弓形虫病。弓形虫病。弓形虫病。弓形虫病的病原是刚地弓形虫。弓形虫呈世界性分布。造成弓形虫病。在中间宿主体内仅有滋养体和包囊形态。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
弓形虫病课件Tag内容描述:<p>1、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 v 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寄生于猪、牛、羊、猫等多种动物和 人的有核细胞中引起的寄生虫病。是严重的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人和动物感染率很高, 多呈隐性感染,只在猪表现急性经过,死亡 率高达60%以上。 1、病原分类 孢子虫纲Sporozoa 真球虫目Eucoccida 弓形虫科Toxoplasmatidae 弓形虫属Toxoplasma 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 猫是其终末宿主。 其它多种动物和人均是中间宿主,猫也可作为中间宿主。 裂殖生殖出现于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体内。卵囊在终末 宿主肠上皮细胞内形成,排出时不孢子化。</p><p>2、弓形虫病,弓形虫病的病原是刚地弓形虫,又称为弓形体、弓浆虫,属机会致病性寄生虫。 弓形虫呈世界性分布,动物和人的感染都极为普遍,造成弓形虫病,它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可造成严重后果。,形态:弓形虫发育过程中共有5种形态,既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在终宿主体内,5种形态均可存在;在中间宿主体内仅有滋养体和包囊形态。 生活史: 猫科动物为终宿主,人为中间宿主之一。 感染期: 卵囊。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等。 寄生部位:有核细胞内,流 行,流行概况 世界性分布。动物源性疾病。人群抗体。</p><p>3、弓形虫病,(Toxoplasraosis ),2019/4/1,1,弓形虫病(toxoplasraosis),又称弓形体病,它是由一种球虫,即弓形体所引起的一种寄生原虫病。本病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具有广泛的自然疫源性,很多哺乳动物和鸟类包括各种家畜和家禽多受其感染,人群中的感染也很普遍。弓形虫感染(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人兽共患病。,2019/4/1,2,弓形虫病,弓形虫寄生在人和多种哺乳动物除红细胞以外的几乎所有有核细胞内,引起人畜共患弓形虫病。孕妇在孕期感染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畸胎;后天感染可损害脑眼等多种脏器,引起脑炎,癫痫,神经异常等症状。,。</p><p>4、弓形虫感染症状与调理过程身上红斑图片,2019,-,1,假设有下列症状,或许检测一下弓形虫感染会有很大帮助。,中枢神经系表现脑积水、脑钙化和各种脑畸形为主要症状。表现为脑膜脑炎、脑炎或脑膜炎。常见抽搐、肢体强直、颅神经瘫痪、运动和意识障碍。脑脊液呈黄色,淋巴细胞和蛋白可增加。晚期在病灶中心发生脑钙经。 个别病例脑部坏死组织的碎屑脱落,进入侧脑室,随脑脊液循环,使大脑导水管阻塞,或大脑导水管壁上发生病变,均可产生阻塞性脑积水。如病变局限可引起癫痫。可在发病几天或几周中死亡。如能好转,常遗留有抽搐、智力不足、脉。</p><p>5、弓形虫病 Toxoplasmosis,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宿主范围广泛,危害严重。,一、病原,Toxoplasmatidae、Toxoplasma 的T.gondii Nicolle et Manceaux, 1908 。 属于广义的球虫。 猫是其终末宿主。 其它多种动物均是中间宿主,猫也可作为中间宿主。裂殖生殖出现于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体内。卵囊在终末宿主肠上皮细胞内形成,排出时不孢子化。 孢子化卵囊、滋养体、包囊均可传播该病。,虫体结构,不同生活史阶段虫体有不同的形态。 卵囊 在猫和其它猫科动物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产生。新排出的卵囊未孢子化,球形,孢子化后为亚。</p><p>6、弓形虫与弓形虫病的研究近况 (学术讲座提纲),弓形虫,弓形虫病,寄生在猫及猫科类动物肠道细胞内,引起,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 细胞内寄生球虫。 在人及190多种动物体内寄生,弓形虫病病原体。,“世界性分布”。 猫及猫科类动物 “终宿主”和重要传染源。 牛、羊、猪等哺乳类动物和人类 中间宿主。,讲座提纲-P.1,讲座提纲-P.2,弓形虫和弓形虫病 国内研究起步较晚. 一般医院实验室检查尚未普及 临床医生对弓形虫和由它引起的 弓形虫病知之甚少。(认识不多,经验不足,重视不够)。 “罕见虫”、“罕见病” (在免疫功能健全的人群体。</p><p>7、第七章,原虫病,作者:李家斌,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四节,弓形虫病,一、病原学,二、流行病学,三、发病机制与病理,四、临床表现,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六、并发症与后遗症,七、诊断和鉴别诊断,八、治疗与预后,九、预防,病 原 学,一,弓形虫有5个发育期:速殖子期、缓殖子期、裂殖子期、配子体期、子孢子期。 根据其发育阶段的不同有5种形态,包括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前3期为无性生殖,后2期为有性生殖。 终宿主(猫与猫科动物)-有性增殖-仅在终宿主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发育造成局部感染。 中间宿主(包括哺乳动物、鱼类、鸟类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