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明的崛起和
线索1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伴随生产力发展及全球侵略扩张逐步形成发展的。(1)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而最终形成。(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也是殖民扩张的过程。第15讲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近代中国通商口岸。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Tag内容描述:<p>1、第20讲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线索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伴随生产力发展及全球侵略扩张逐步形成发展的(1)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而最终形成。(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也是殖民扩张的过程。在世界市场中,欧美工业化国家是中心,而亚非拉广大国家和地区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线索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1)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推动欧洲人走向海洋,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2)荷兰、英国等国的早期殖民。</p><p>2、第15讲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2017高考全国卷)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知识定位】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开平煤矿。【素养解读】全国卷高考命题以核心素养考查为主,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p><p>3、第15讲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2017高考全国卷)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知识定位】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开平煤矿。【素养解读】全国卷高考命题以核心素养考查为主,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p><p>4、课时作业19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及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遵义高三调研)历史事件的作用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需要运用不同史观来认识,某同学运用全球史观认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它有利于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表明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B它的开设促进了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C它表明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开始向近代工业化的发展D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p><p>5、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趣味探究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当时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览团。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为何中国与其他国家展出的产品不一样?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的背景:(1)前提:英国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2)条件:A 海外殖民和扩张提供了资金;B 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了;C 殖民扩张提供了市场;D 手工工场的技。</p><p>6、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趣味探究1、“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坐进30年代的汽车里,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茅盾子夜材料说明了什么?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表现主要表现在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2、下列歌谣中,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风尚?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p><p>7、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梳理 点拨 巧记,课前自主 基础梳理,国民经济,胥各庄,甲午战争,救亡图存,京张铁路,轮船招商局,1918,北洋政府,大清邮政局,万国邮联大会,台湾,通讯手段,社会发展,探究 突破 升华,课上互动 重难探究,对点 反馈 巩固,对点检测 当堂反馈。</p><p>8、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 第18课时 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 一 选择题 1 报纸支持这种狂热 政府许可这种狂热 人民不惜为它而解囊 这是19世纪初英国媒体对铁路兴起的报道 以下历史现象同时得到舆论 政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