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钥密码体制
1 公钥密码技术 2 RSARSA公钥密码算法公钥密码算法 n主要内容。RSA公钥密码算法。椭圆曲线公钥密码体制(ECC)。Diffie和Hellmann提出了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简称公钥体制)。4.1 公钥密码体制概述 4.2 RSA公钥密码体制 4.3 离散对数公钥密码体制。
公钥密码体制Tag内容描述:<p>1、1 公钥密码技术 2 RSARSA公钥密码算法公钥密码算法 n主要内容:RSA公钥密码算法,RSA公钥密 码的实现。 n重点: RSA算法,脱密的快速实现,素数 生成算法。 n难点:素数生成算法。 3 RSA体制 由Rivest、Shamir、Adleman于1978年首次 发表; 最容易理解和实现的公钥算法; 经受住了多年深入的攻击; 其理论基础是一种特殊的可逆模幂运算,其 安全性基于分解大整数的困难性; RSA既可用于加密,又可用于数字签名,已 得到广泛采用; RSA已被许多标准化组织(如ISO、ITU、IETF 和SWIFT等)接纳; 目前许多国家标准仍采用RSA或它的变型 4 假设m为。</p><p>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体制(ECC),主讲人:赵永哲 e_mail: yongzhe jlu.edu.cn 电话:13180888761,关于椭圆曲线,椭圆曲线问题的研究有150多年的历史 1985年 Washington 大学的Neal Koblitz IBM 的Victor Miller 把椭圆曲线应用于密码领域 目前,椭圆曲线和RSA算法是使用最广泛的公钥加密算法,实数域上的椭圆曲线,椭圆曲线并非椭圆,之所以称为椭圆曲线是因为它的曲线方程与计算椭圆周长的方程类似。一般来讲,椭圆曲线的曲线方程是以下形式的三次方程: y2+axy+by=x3+cx2+dx+e 其中a,b,c,d,e是满足某些简单条件的实数。,典型椭圆曲线,E : Y2。</p><p>3、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1 第六节 基于离散对数问题的公钥密码体制 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ElGamal公钥体制的安全性依赖于计算有限域上 离散对数(discrete logarithm)的困难性。因为用该体 制加密的密文依赖于明文和加密者选取的随机数, 所 以这种密码算法是非确定性的。 2 ElGamal 密码体制密码体制 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p><p>4、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1 第七节 其他几种公钥密码体制 第七节 其他几种公钥密码体制 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2 1978年年McElicce研究出了一种基于代数编码理论 的公开密钥体制 研究出了一种基于代数编码理论 的公开密钥体制. 该体制依赖于一类称作该体制依赖于一类称作Goppa码的 纠错编码的存在性 码的 纠错编码的存在性, 其基本思想是构造一个其基本思想是构造一个Goppa码 并将其伪装成普通。</p><p>5、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1 第七节 其他几种公钥密码体制 第七节 其他几种公钥密码体制 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2 1978年年McElicce研究出了一种基于代数编码理论 的公开密钥体制 研究出了一种基于代数编码理论 的公开密钥体制. 该体制依赖于一类称作该体制依赖于一类称作Goppa码的 纠错编码的存在性 码的 纠错编码的存在性, 其基本思想是构造一个其基本思想是构造一个Goppa码 并将其伪装成普通。</p><p>6、国 讥 技 2 0 0 3 年 第3 期 专 题 述 评 S I A R I Z A T I O N 文章 编号 1 0 0 1 8 9 3 X 2 0 0 3 0 3 0 0 0 6 0 7 三大 密 码体 制 对 称密码 公 钥 密码 和 量 子 密 码 的 理 论 与 技 术 林德敬 林 柏钢 福州。</p><p>7、第二讲信息安全技术,第2章密码技术基础第3章对称密码体系第4章公钥密码体系第5章公钥基础设施PKI第6章信息隐藏技术,第四章内容,4.1公钥密学概述4.2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算法4.3RSA算法,4.1公钥密码概述,1976年,Diffie和Hellmann提出了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简称公钥体制),它的加密、解密密钥是不同的,也是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相互推导。所以,它可称为双钥密码。</p><p>8、1,第6章 公钥密码体制,2,主要内容,6.1 主要思想 6.2 公开密钥体制的算法基础 6.3 RSA算法,3,6.1 主要思想-背景,对称密钥编码所面临的难题 密钥分配。 通信密钥太多,管理和分发困难。 陌生人之间的通信 数字签名和认证。 密码体制上的突破 Diffie & Hellman, “New Direction in Cryptography”, 1976。 首次公开提出了。</p><p>9、1,网络与信息安全,公钥密码体制,2,4.1 公钥密码体制概述 4.2 RSA公钥密码体制 4.3 离散对数公钥密码体制,第4章 公钥密码体制,3,4.1 公钥密码体制概述,私钥密码体制的局限性 密钥量大:n个用户相互通信,需用个n(n-1)/2密钥. 应用范围小:不易实现数字签名 公钥密码体制思想的产生 1976年, 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生W.Diffie和其导师M.E.Hellman提出了公。</p><p>10、1,公钥密码学,2,公钥密码学,公钥密码学思想 RSA算法 公钥的应用,3,密码体制产生,俄罗斯人邮寄盒子的故事,4,公钥密码学的发展是整个密码学发 展历史中最伟大的一次革命。,公钥密码体制,公钥算法基于数学函数而不是基于替换和置换,它使用两个独立的密钥,在消息的保密性、 密钥分配和认证领域有重要意义。,5,密钥分配问题:如果密钥被偷,设计再好的 密码体制都没有用,传统密码中的两个问题,数字签名。</p><p>11、1,第6章 公钥密码体制,2,背景,对称密钥编码所面临的难题 密钥分配。 通信密钥太多,管理和分发困难。 陌生人之间的通信 数字签名和认证。 密码体制上的突破 Diffie & Hellman, “New Direction in Cryptography”, 1976。 首次公开提出了“公开密钥密码编码学”的概念。 这是一个与对称密码编码截然不同的方案。 提出公开密钥的理论时,其实现性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