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排水工程学
第二章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13 土壤中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是土壤中对作物有效水分的上限指标。第四章 灌溉管道系统。灌溉渠道系统 灌溉管道系统。灌溉管道系统的特点。一、灌溉管道系统的特点 优点。
灌溉排水工程学Tag内容描述:<p>1、1 小麦、玉米灌溉制度与灌水率的确定设计年灌区降雨量统计:见表1表格 1 灌区降雨量统计月3456789降雨量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mm7.510.56.322.51512.919.0520.710.512.9181.1 小麦灌溉制度小麦总需水量 ETm=KY=0.45*500/666.7*1000=337.5mm各生育期需水量 ET=ETmx模比系数全生育期地下水补给总量 K=45m3/亩=67.5mm,随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 Wt=(800-500)*0.23*(0.95+0.5)/2=50mm,假定K值与Wt值均随生育期增长而呈线性变化。由此得出小麦各生育期需水情况见表2。表格 2 小麦各生育期需水情况日期21/320/520/59。</p><p>2、灌溉排水工程学习题集编辑:迟道才 夏桂敏 张旭东 孙仕军 王丽学 绪 论 思考题 1.试述灌溉排水工程的基本任务。 2.试述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3.试述我国灌溉排水分区特点。 4.排水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那些? 5. 什么叫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情? 第一章农田水分状况与土壤水分运动 思考题 1.土壤是由哪几部分物质组成的? 2. 农业土壤的剖面一般有哪几层?各层性质有何不同? 3. 什么是水分常数?常用的水分常数有哪几种?并分别说明其含义。 4. 什么叫土壤的有效水?各类质地的土壤有效水范围是什么? 5. 如何确定土壤有效水的最大贮量?。</p><p>3、第九章灌排系统管理,第一节灌排系统管理的意义与内容,一、灌排系统管理的意义现代灌溉农业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灌排系统管理的水平。有些地区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灌排系统,灌溉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人们所意料不到的负效益,如引起地下水位逐年上升,洼地逐步出现渍化现象,并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化,造成农业生产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四川的都江堰工程,历时2000多年盛而不衰,主要就是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切合实际、合乎科。</p><p>4、第二章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第一节概述,灌水方法:灌溉水进入田间或作物根区土壤内转化为土壤肥力水分要素的方法,亦即灌溉水湿润田面或田间土壤的形式。灌水技术:相应于某种灌水方法所必须采用的一系列科学技术措施。,一、灌水方法类型,根据灌溉水向田间输送与湿润土壤的方式不同,一般把灌水方法分为四大类:,灌水方法,地面灌水喷灌灌水微灌灌水渗灌灌水,1、地面灌水方法:使灌溉水通过田间渠沟或管道输入田间。</p><p>5、第一章 农田灌溉原理,第一节 农田土壤水分状况,农田水分,地面水 地下水 土壤水,土壤水是作物生长环境的核心,一、农田土壤水分存在的基本形式,土壤水分,固态:在土壤冻结时存在 汽态:存在于未被水分占据的土壤空隙 液态:,吸着水:不能被利用,其上限(最大分子持水率)以下的水分为无效水。 毛管水:田间持水率和无效水之间的水,容易为农作物利用,称为有效水。 重力水:如地下水位高,停留在根系层的重力水影响土壤的通气,这部分水称为过剩水。,田间持水率:灌水两天后土壤所能保持的含水率,它是重力水和毛管水、有效水分和过剩水分。</p><p>6、第五章旱区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 旱区通常是指广大的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以及个湿润偏旱地区 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是导引 收集雨水径流 并把它蓄存起来 作为一种有效水资源而予以灌溉利用的工程技。</p><p>7、灌溉排水工程学 灌溉排水工程学 习题集习题集 编辑 黄兴法编辑 黄兴法 李光永李光永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2007 10 1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思考题 思考题 1 试述灌溉排。</p><p>8、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灌溉排水工程学试卷专业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120=20)1.土壤含水量应控制在允许最大和最小之间,允许的最大含水量为_____________、允许的最小含水量为_____________。2. 土壤水按其形态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p><p>9、1 第二章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 2 第一节概述 灌水方法 灌溉水进入田间或作物根区土壤内转化为土壤肥力水分要素的方法 亦即灌溉水湿润田面或田间土壤的形式 灌水技术 相应于某种灌水方法所必须采用的一系列科学技术措施 一 灌水方法类型 根据灌溉水向田间输送与湿润土壤的方式不同 一般把灌水方法分为四大类 灌水方法 地面灌水 喷灌灌水 微灌灌水 渗灌灌水 3 1 地面灌水方法 使灌溉水通过田间渠沟或管道输入。</p><p>10、1 第四章灌溉管道系统 农田灌溉系统 水流驱动是否有压力 灌溉渠道系统灌溉管道系统 灌溉管道系统的特点 水流为有压状态 过水断面均为圆形 2 第一节概述 国内外已将对老灌区的技术改造 技术更新作为当前农业水利工程的重点 其主要方向为该渠系配水为管网配水 一 灌溉管道系统的特点优点 1 节水效益显著 2 土地利用率高 3 适应性强 便于实现自动化 4 输水速度快 灌溉效率高 5 维修养护省工 省时。</p><p>11、1 第五章旱区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 旱区通常是指广大的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及半湿润偏旱地区 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是导引 收集雨水径流 并把它蓄存起来 作为一种有效水资源而予以灌溉利用的工程技术措施 2 第一节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的组成与类型 一 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的组成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基本上是由三部分组成 即集水工程 蓄水工程和灌溉工程 集水工程是雨水集蓄灌溉工程的基础 蓄。</p><p>12、名词解释 田间持水量:13 土壤中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包括全部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是土壤中对作物有效水分的上限指标,常把它作为灌水定额的依据。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15 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水吸力是随土壤含水率而变化的,用原状土样,测定其不同含水量时的土壤水吸力相应值,并绘制成曲线。 作物需水量:25 包含生理和生态两个方面的需水量。通常认为其为植株蒸腾量和棵间蒸发量之和。 参。</p><p>13、第一章 农田灌溉原理,第一节 农田土壤水分状况,农田水分,地面水 地下水 土壤水,土壤水是作物生长环境的核心,一、农田土壤水分存在的基本形式,土壤水分,固态:在土壤冻结时存在 汽态:存在于未被水分占据的土壤空隙 液态:,吸着水:不能被利用,其上限(最大分子持水率)以下的水分为无效水。 毛管水:田间持水率和无效水之间的水,容易为农作物利用,称为有效水。 重力水:如地下水位高,停留在根系。</p><p>14、第四章 灌溉管道系统,农田灌溉系统,水流驱动是否有压力,灌溉渠道系统 灌溉管道系统,灌溉管道系统的特点:水流为有压状态,过水断面均为圆形。,第一节 概述,国内外已将对老灌区的技术改造、技术更新作为当前农业 水利工程的重点,其主要方向为改渠系配水为管网配水。 一、灌溉管道系统的特点 优点: (1)节水效益显著; (2)土地利用率高; (3)适应性强,便于实现自动化; (4)输水速度快,灌溉效率。</p><p>15、第一章农田灌溉原理,第一节农田土壤水分状况,农田水分,地面地下水土壤水,、土壤水是作物生长环境的核心。1、农田土壤水分的基本形态、土壤水分、固体:土壤冻结时蒸汽状态:水分不占的土壤缝隙液体中存在的毛细水:田间保持率和无效水之间的水,容易用于农作物,称为有效水。重力水:地下水水位高,停留在根层的重力水影响土壤的通风,牙齿喷泉称为过剩水。田间保持率:注水后两天土壤可保持的含水量,是重力水和毛细水、有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