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干涉.
22-1 杨氏双缝干涉 &#167。22-5 光程 光程差 &#167。22-6 薄膜干涉(一)等厚条纹 &#167。专题三 光的干涉 一 光的干涉 1、相干条件 2、获得相干光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 基本原理。光学是研究光的产生、发射、传播、接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学科。1.观察光的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Tag内容描述:<p>1、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二章 光光 的的 干干 涉涉 Interference of LightInterference of Light 本章主要内容 22-122-1 杨氏双缝干涉 22-222-2 相干光和非相干光 22-522-5 光程 光程差 22-622-6 薄膜干涉(一)等厚条纹 22-722-7 薄膜干涉(二)等倾条纹 22-822-8 Michelson干涉仪 22-322-3, 22-422-4 空间相干性和时间相干 性 第二十二章 光的干涉 光光(一般指可见光可见光)是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 频率: 波长: 单色光单色光只含有单一频率成分的光。 颜色与频率对应 复色光复色光含有多种频率成分的光。 颜色较复杂 干涉干涉现象满足。</p><p>2、专题三 光的干涉 一 光的干涉 1、相干条件 2、获得相干光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 基本原理:把光源上同一点发出的 同一束光分成两部分 具体方法:分波阵面法、分振幅法 3、光程、光程差、相位差 光程: 光程差: 相位差: p r1 r2 x x D d o i A B C D r 二 基本思想与方法 干涉点的光强度: 干涉相长: 干涉相消: 相干叠加的反映 光程差 用光程差表示的干涉加强/减弱条件: 分析光的干涉现象所遵循的一般思路: 1) 了解干涉原理,熟悉光路图 2) 计算由光源到场点的光程、光程差(注意考虑半波损失) 3) 代入公式 干涉相长 干涉相消 4) 根。</p><p>3、Optics,光学,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我想知道这为什么。 我想知道为什么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我想知道究竟为什么我非要知道 我为什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费因曼,绪论,二、光学的分类,物理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产生、发射、传播、接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学科,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科。,一、什么是光学,光是一种重要的自然现象,我们之所以能看到客观世界中的景象,是因为眼睛接受物体发射、反射或散射的光。,1几何光学(Geometrical Optics) 以光的直线传播等实验定律为基础,用几何学方法研究光学仪器成象的规律和消除像差的方法及特殊。</p><p>4、第九章光的波动性:,干涉现象(第一节) 衍射现象(第二节),光到底是什么?,17世纪明确形成了两大对立学说,牛顿,惠更斯,微粒说,波动说,19世纪初证明了波动说的正确性,由于波动说没有数学基础以及牛顿的威望使得微粒说一直占上风,19世纪末光电效应现象使得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了光子说:光具有粒子性,这里的光子完全不同于牛顿所说的“微粒”,1、理解相干光的条件及获得相干光的方法;,2、掌握光程的概念以及光程差与相位差的关系;,3、能分析杨氏双缝干涉条纹及薄膜等厚干涉条纹的位置;,4、了解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工作原理。,基本内容及要求,第。</p><p>5、1,波 动 光 学,2,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以及它和物质相互作用,光学通常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几何光学:,以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为基础,, 波动光学:,研究光的电磁性质和传播规律,, 量子光学:,以光的量子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种成象光学仪器的理论。,是干涉、衍射、偏振的理论和应用。,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主要,研究光与,特别,问题的学科。,3,光 的 干 涉,(Interference of light),第三章,4,3.1 光源的相干性,3.2 双缝干涉及其他分波面干涉实验,3.3 时间相干性,3.4 空间相干性,3.5 光程,3.6 薄膜干涉(一) 等厚条纹,3.7 薄膜干涉(二) 等。</p><p>6、第十三章,第 3 节,新知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创新演练大冲关,随堂检测 归纳小结,课下作业 综合提升,要点一,要点二,1观察光的干涉现象,认识干涉条纹 的特点。 2能阐述干涉现象的成因及明暗条纹 的位置特点。 3知道相干光源的概念和产生干涉现 象的条件。,1杨氏干涉实验 (1)物理史实: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 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开始让人们认识到光的波动性。,托马斯杨,(2)双缝干涉实验: 实验过程:让一束平行的 的单色光投射到一个有两条狭缝的挡板上,两狭缝相距很近,两狭缝就成了两个波源,它们的频率、相位和振动方向。</p><p>7、CH 4-5 两束平行光的干涉 interference of two parallel plane-light,假设接收屏上O点为零亮纹中心,P点和O点的两光束相位比较,对AA:P点比O点落后,对BB:P点比O点超前,4.5 两束平行光的干涉,P点为第K级亮纹中心,P点叠加的两光波的相位差,例:一束波长 的平行激光束通过分光板B分成互相垂直的两束光a,b 。M1和M2是由玻璃制成的两个反射面。光 a,b都以布儒斯特角 分别入射到M1和M2上,经反射后得到强度相等的两束平行光a,b。在他们的重叠区放一观察屏,并使其法线与a,b对称,求,(1) 观察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 与条纹的可见度 。 (2) 为使。</p><p>8、光 学 概 述,一.光的机械微粒学说(17世纪-18世纪末),代表:牛顿,对立面:惠更斯-波动说,分歧的焦点:光在水中的速度,1850年佛科(Foucauld)测定,微粒说开始瓦解,二.光的机械波动说(19世纪初-后半世纪),二.光的机械波动说(19世纪初-后半世纪),英国人托马斯.杨(T.Young)和法国人菲涅尔(A.T.Fresnel)通过干涉、衍射、偏振等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及光的横波性。,性质:弹性机械波,在机械以太中传播。,三.光的电磁说(19世纪的后半期-),19世纪后半期Maxwell建立电磁理论,提出了 光的电磁性,1887年赫兹用实验证实。,性质:电磁波在电磁以。</p><p>9、 第十一章 光的干涉1 双缝间距为1mm,离观察屏1m,用钠光灯做光源,它发出两种波长的单色光和,问两种单色光的第十级亮条纹之间的间距是多少?解:由题知两种波长光的条纹间距分别为第十级亮纹间距2 在杨氏实验中,两小孔距离为1mm,观察屏离小孔的距离为50cm,当用一片折射率为1.58的透明薄片贴住其中一个小孔时(见图11-17),发现屏上的条纹系统移动了0.5场面,试决定试件厚度。DPxS2S1R1R2hP0图11-47 习题2 图解:设厚度为,则前后光程差为3 一个长30mm的充以空气的气室置于杨氏装置中的一个小孔前,在观察屏上观察到稳定的干涉条纹系。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