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色散教案
第2课时 光的色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 知道白光是复色光 2 了解光的三基色是 红 蓝 绿及三原色的组合后的颜色 3 知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的成因 教学重点 白光是复合光。
光的色散教案Tag内容描述:<p>1、光的色散【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光的色散,记住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2、掌握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如何决定的 【重难点】1、重点:掌握物体的颜色是如何决定的;2、难点:理解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 【常考知识点】1、光发生色散后的七种色光的名称;2、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3、物体的颜色。一、阅读课文梳理和理解下面各物理量:1、如右图所示(老师可以展示多媒体),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不同颜色的色光,这七种色光从上到下分别是 、 、 、 、 ,这种白光被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象叫做 ;这些色光。</p><p>2、第5节光的色散【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2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3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4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过程与方法】1通过光的色散实验,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2探究光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3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分解太阳光,进行色光混合的实验中,产生探索未知物理知识的欲望与兴趣,并解决问题的喜悦心情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初。</p><p>3、第5节光的色散教材解读光的色散现象的教学应做好演示实验,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感性认识。做好教材“色散”的演示实验,尽量增加学生对色散的兴趣和体验;“太阳光的色散”的活动内容是利用平面镜和水使白光色散,把由白光分解出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反射到白纸上,实验现象明显;分解太阳光的方法很多,教学中可以采取其他的方法。如果学生手中有放大镜,用放大镜看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也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实验;在现象感知的基础上,可以介绍色光的三原色。教学中,教师不应让学生死记三原色光合成的结果,而应让学。</p><p>4、光的色散课题名称4.5 光的色散授课时间教师姓名学生年级八年级课 时1课程标准描述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考试大纲描述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知道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位于光的折射教学之后,内容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光的色散、色光的混合、看不见的光。教材安排了观察和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获得感性材料,使学生能够在各种形式的学习中成长。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光的折射、全反射知识但不了解棱镜的基。</p><p>5、第四节光的色散【学习目标】1知道白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红、绿、蓝是光的三基色。2经历把太阳光分解为各种色光的实验过程,认识白光是复色光。知道物体的颜色。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友情提醒:1白光是复色光。2七色光中,紫色光通过三棱镜的偏折能力最强。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学互研生成能力自主阅读教材P666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射出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按“红、橙、黄、绿、蓝、靛、紫”次序排列的彩色光带,这叫做光的色散现象。。</p><p>6、第5节光的色散知识与技能1知道白光可分解为七 种色光。2知道光的三原色。3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过程与方法探究色光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亲身的感悟和体验,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重点:白光的组成,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难点:色光的混合原理。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如图所示,夏天雨后,天空会出现绚丽的彩。</p><p>7、4.5光的色散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色散现象。(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3)通过探究活动,确认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存在;(4)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性质、应用和防护;2.过程与方法初步尝试运用转换的方法将不可见的事物通过其可见的效应来对该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光的色散、不可见光。2.难点:能用色光的混合。</p><p>8、光的色散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知道白光是复色光了解光的三基色是:红、蓝、绿及三原色的组合后的颜色了解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知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的成因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影响。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白光是复合光,三标棱镜对白光的折射作用,物体颜色的成因2.难点:理解白光的色散现象及规律;不透明。</p><p>9、光的色散教学目标1、了解色散现象;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3、明白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的决定因素。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光的色散、色光的复合。难点:1、能用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知识解释五光十色的世界;2、物体所显示的颜色的决定因素的理解及应用。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雨过天晴,在天空可能出现美丽的彩虹,十分壮丽;大家在小时候用肥皂水吹过肥皂泡泡,在阳光下,那些泡泡是不是多彩而漂亮呢?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习了今天这节课后,大家就会明白了。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p><p>10、7光的颜色色散 8激光知识内容选考要求课时要求光的颜色色散b1.知道光的颜色由频率决定,知道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2了解光在双缝干涉、薄膜干涉、衍射及折射时的色散现象及成因,了解薄膜干涉的原理及应用3知道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折射率都不同4知道激光与自然光的不同之处、激光特点、激光应用,区分相干光与非相干光.激光a一、光的颜色色散1光的颜色与波长: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同2光的色散: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3光谱: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后,各种色光按其波长的有序排列二、色散1薄膜干涉中的色。</p><p>11、第五节 光的色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2.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3.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4.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是不同的.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3.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2.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1.红外线的作用.2.紫外线。</p><p>12、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光和眼睛 第1节 光世界巡行 第2课时 光的色散教案 粤教沪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知道白光是复色。</p><p>13、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光现象 五光的色散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知道光从空气射入水。</p><p>14、光的色散 课题名称 4.5 光的色散 授课时间 教师姓名 学生年级 八年级 课 时 1 课程标准描述 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考试大纲描述 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知道红外。</p><p>15、第5节 光的色散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光的色散现象 2 了解色光的混合规律 体验感悟物体的颜色之谜 3 认识红外线 紫外线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演示实验 了解白光的色散现象 2 探究色光的混合 获得有关。</p><p>16、第5节 光的色散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白光可分解为七 种色光 2 知道光的三原色 3 了解红外线 紫外线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探究色光的混合 获得有关的知识 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观察 实验以及探。</p><p>17、第四节 光的色散 学习目标 1 知道白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红 绿 蓝是光的三基色 2 经历把太阳光分解为各种色光的实验过程 认识白光是复色光 知道物体的颜色 行为提示 1 认真阅读学习目标 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 2。</p><p>18、光的色散 课题名称 4 5 光的色散 授课时间 教师姓名 学生年级 八年级 课 时 1 课程标准描述 通过实验 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考试大纲描述 通过实验 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知道红外线。</p><p>19、第五节 光的色散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光的色散现象 知道白光是由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七色光组成的 2 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3 了解可见光谱 以及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应用 二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光的色散实验 知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