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古代汉语常用

妇称夫之父曰舅。古汉语常见的几组文字现象。一、古今字。353个字。如&quot。古代汉语连词。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虚词。古今连词的异同&#183。古今连词的异同&#183。可以分为连接词(词组)的连词和连接句子的连词两大类。古代汉语连词的分类。现代汉语常用字中多音字的 分类与识别。多音字分类的角度 掌握多音字的意义。

古代汉语常用Tag内容描述:<p>1、古汉语常见的几组文字现象一、古今字上古时代,特别是先秦时代,汉字的数量比后代要少得多。说文解字只收了9,353个字,到康熙字典已收汉字47,035个。一个原因是,新字随新事物的产生而产生,旧事物虽已灭亡,但其字却保留下来。另外,造字之初人们常用假借的方法使一字兼有数义,后来为了明确地传达语义,使文字易于辨认和区别,人们就将原先的字加上种种的部件,这样就产生了很多的新字。例如:“见、现”、“受、授”、“辟、避、僻”等。新字和原先的那个字在时间上有古今的差别,所以称为古今字。由于新字是在古字的基础上添加部首产。</p><p>2、3立足语境语感,揣摩把握 着眼于对文意的理解,培养语感,在整体语境中揣摩和把握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的特点,有助于防止错误解读,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尤其是确定省略的成分或理解词类活用,更要依赖具体的语境来有效的把握。如理解季氏将伐颛臾中的“既来之,则安之”一句,若是孤立地看,可能是会受现代汉语的影响而误解为“既然来了,就安下心来”,但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来看,结合上文“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进行揣摩,则 可推断“来”和“安”是使动用法,分别相当于“使前来归顺”和“使安定生活”的意思。在阅读训练中。</p><p>3、古 汉 语 常 识 (为文言翻译10分题下细功夫!)一、古今异义词1 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2 夫人:古,那个人,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人的妻子。3 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4 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5 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6 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7 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8 行政:。</p><p>4、古代汉语连词,概说,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虚词。,古今连词的异同1,从功能来分: 可以分为连接词(词组)的连词和连接句子的连词两大类,这和现代汉语是相同的。,从音节形式来看 古代汉语的连词单音节形式居多,这与现代汉语有区别。,古今连词的异同2,古代汉语连词的分类,教材446页列举的连词,从功能分,有三大类: 连接词、词组:与、及、以。 连接句子:则、於是、故、是故、然、况、而况、虽、若、如、苟。 既连接词、词组,也连接句子:而、且,常用连词与(一),“与”既可以作介词又可以作连词,详见上节“介词”。 连接的两项。</p><p>5、现代汉语常用字中多音字的 分类与识别,从359个多音字说起,多音字分类的角度 掌握多音字的意义,1988年1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字处制定出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2500个),我们从中整理出多音字共359个,其中一个字包含两个语音的多达295个。 从现代汉语的应用角度,结合现代汉语常用字中的多音字形成原因进行应用层面上的分类,找出它们之间在语法、语义、语体、字形、使用范围等方面的区别性特征,我们归纳整理出有效掌握多音字的五种主要方法。 准确掌握这些多音字,对于增进文科学生的语言专业素养,对于推广普通话,强化现代汉语规。</p><p>6、第十三章古汉语常用工具书,一、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编自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全书用540个部首,收集了9353个汉字,其中重文1163个。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的成书许慎(约公元58。</p>
【古代汉语常用】相关PPT文档
古代汉语连词概说及常用连词王力古代汉语.ppt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常用字中多音字的.ppt
《古汉语常用书》PPT课件.ppt
【古代汉语常用】相关DOC文档
古汉语常见的几组文字现象.doc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理解古代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上).doc
古代汉语常用知识.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