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之一中国古代的书法和文学艺术2007.10王聪明(制作)2书法艺术。立嫡以长...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考点聚集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农业手工业商业耕作技术。
古代中国Tag内容描述:<p>1、. 、对比古希腊与古代中国文明的差异 比较项 古代中国 古希腊 政体 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 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 发展趋势 趋向专制 走向民主 政体特点 皇权至上、政权世袭 主权在民、轮番而治 形成条件 依托大河平原、 小农经济、国大民众 小国寡民 、依托海洋港湾、 工商业经济 、积 (从地理环 (中国远古人类起源于黄河、 长江、珠江流 极活跃、 勇敢和富于进取的精神、 宽松自由 境等。</p><p>2、对比古希腊与古代中国文明的差异 比较项 古代中国 古希腊 政体 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 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 发展趋势 趋向专制 走向民主 政体特点 皇权至上 政权世袭 主权在民 轮番而治 形成条件 从地理环境等。</p><p>3、第十一章中国古代词课时要点 唐五代词宋词清词 词 本源于诗 后逐渐与传统诗歌分庭抗礼 独具婉约含蓄的美感 于唐及五代兴起 发展 于宋代大放光彩 一 唐五代 婉丽的花间 清雅的南唐早期 民间词之淳朴本色中唐 文人词。</p><p>4、专题: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之一,中国古代的书法和文学艺术,2007.10,王聪明(制作),2,书法艺术:,板快一:,2007.10,王聪明(制作),3, “出神入化”的书法艺术,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注:双击下划线文字有视频或图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2、书法五种字体的特点:,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不露锋芒,富于图案美 (秦),隶书:字体宽扁,左右。</p><p>5、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结构与特点 目录法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耕作方式的变化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请回答关于小农经济的几个问题 X教授您好 对小农经济 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于您 1 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2 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特有的东西吗 怎样理解 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p><p>6、中国的古代制度 主讲教师:王鹏 粉笔公考官方微信 1 中国的古代制度中国的古代制度 一、官职制度一、官职制度 (一)皇位(一)皇位 1.禅让制“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原始社会末期) 2.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始于商,完善于西周) (二)诸侯(二)诸侯 1.分封制把天子亲属和异姓贵。</p><p>7、,.,书法,绘画,音乐,戏曲,舞蹈,中国的古代艺术,.,展厅一,“出鬼入神”书法,.,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汉字的起源:,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里发现了距今3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图为王懿荣。,距今约3000多年商代甲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文字),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成熟汉字。</p><p>8、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讲义 商代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内外服制度 特点是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统治者将自己的行为 说成是天的意志 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 家政治结构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和宗法制 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 征 分封制和宗法制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p><p>9、书法 相传上古黄帝时 史官仓颉根据日月星辰 鸟兽足迹等自然景物创造了汉字 仓颉造字虽只是传说 但据考证 仓颉可能是对汉字进行整理和规范的第一人 图为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台 天为雨粟 鬼为夜哭 龙乃潜藏 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 中药里的惊世发现 甲骨文 相传1899年 中国学者王懿荣在他吃的中药 龙骨 里发现了距今3千多年前的汉字 甲骨文 距今约300。</p><p>10、1 / 19 古代中国的经济 莲 山课件 m 古代中国的经济 课程标准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了解 “ 重农抑商 ”“ 海禁 ” 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XX 考纲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重 点 难点本课重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p><p>11、专题三 古代中国思想演变,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课程标准与考纲知识对照,(1)课程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 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 思想的形成。 考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课程标准: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考纲: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 发展。 考纲:宋明。</p><p>12、战国时期的变法(前356、前350年),课程标准: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主要法令和具体措施(内容),认识其特点。 3、讨论商鞅个人的结局,政治: 经济: 阶级: 思想:,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导致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各国先后进行了变法。,铁器牛耕的出现,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日益发展。,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壮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