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
陈述牵引术及石膏绷带固定术的定义 重复理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列出牵引术及石膏绷带固定术的种类 理解。陈述牵引术及石膏绷带固定术的定义 重复理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列出牵引术及石膏绷带固定术的种类 理解。运动系统的检查方法 一、理学检查内容与方法 (一)检查内容与方法 1、望诊。
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Tag内容描述:<p>1、授课章节第四十四章 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授课对象2007级护理学本 科学时2时 间 2009-11-27授课地点2206教室教师教学目的要求了解:骨科理学检查内容石膏绷带术及牵引术的过程,以及相应的适应症及禁忌症熟悉:周围神经损伤常见的症状和其他特殊检查的方法影像学检查及其意义掌握:理学检查的原则及方法石膏绷带术和牵引术后护理包括石膏及牵引的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学检查的原则及方法、石膏、牵引术后护理难点:周围神经损伤常见的症状和其他特殊检查的方法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课件、板书授课提纲一。</p><p>2、第四十四章 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第一节 运动系统的检查方法,检查内容与方法 1.望诊 观察局部皮肤颜色,有无肌萎缩、肿胀,肢体的活动和下肢的步态。 2.触诊 对局部疼痛作进一步检查,根据压痛的部位、范围、程度可提示某部位的病变。,3.动诊 两侧对比检查关节的活动和肌肉的收缩力,通过诱发疼痛时的体位和姿势判断病变。 4.量诊 量诊包括测定肢体的总长度和节段长度,水平周径,关节的运动幅度、肌力和深浅感觉障碍的程度。,一、检查内容与方法,1.病人体位 一般采取卧位,特殊检查可采取特殊卧位。 2.局部暴露范围 包括暴露健侧,以作对。</p><p>3、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山东省中医院 创伤骨科 翟燕,学习目标,识记: 陈述牵引术及石膏绷带固定术的定义 重复理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列出牵引术及石膏绷带固定术的种类 理解: 说明理学检查的原则 比较几种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 解释几种常见影像学检查的适用范围 转述牵引术及石膏绷带固定术的适用范围,运用: 配合执行牵引术及石膏绷带固定术 为牵引术及石膏绷带固定术病人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并为其制定合理的功能锻炼计划及指导实施,学习目标,主要内容,运动系统的常用检查 牵引术 石膏绷带固定术 功能锻炼,运动系统的常用检查,检查顺序。</p><p>4、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一、运动系统的检查,理学检查的原则 检查用具 一般体格检查及神经检查用具、 各部位关节量角器等。 检查体位 卧位、坐位、下蹲位。 显露范围 充分显露检查部位,可能有关的部位,及健侧作对比。 检查顺序 先全身,再局部。先健侧,再患侧。先病变远处,再病变近处。视、触、叩、动、量。 检查手法 动作规范,轻巧。,理学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视诊(inspection) 触诊(palpation) 叩诊(percussion) 听诊(ausculation) 动诊(assessment of mobility) 量诊 (measurement),量诊,关节活动范围: 肩关节 前屈70 90,后伸。</p><p>5、,1,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第一节 运动系统的检查方法 理学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周围神经检查方法 影像学检查 第二节 生物力学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生物力学的概念和原理 生物力学在护理中的应用,.,2,运动系统的组成,.,3,理学检查的内容与方法,望诊 整体与局部结合(步态、畸形等异常) 触诊 疼痛部位、肿块或畸形 动诊 关节的活动(主动与被动) 量诊 1、肢体的长度测量 2、肢体周径测量 3、关节运动幅度测量,.,4,先天性斜颈畸形,.,5,强直性脊柱炎,.,6,双侧髋关节脱位,.,7,量 诊 (一)肢体的长度测量,测量时应将肢体置于对称的位置上。测量时先定。</p><p>6、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1,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护理学院 朱姝芹,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2,本章学习目标,重点掌握,牵引术(traction) 石膏绷带固定术(casts),一般掌握,骨科理学检查法:视触动量 周围神经检查 特殊检查,其余了解,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3,第一节 运动系统的检查方法,理学检查 周围神经检查 影像学检查,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4,一、理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1,检查原则 病人体位 局部暴露范围 检查顺序 按望触动量顺序进行; 先查健侧,后查患侧; 先查病变远侧,后查病变近侧。 自动与被动检查相结合,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5,检查的内容和。</p><p>7、医学资料,1,第四十六章 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第一节 运动系统的检查方法 理学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周围神经检查方法 影像学检查 第二节 生物力学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生物力学的概念和原理 生物力学在护理中的应用,医学资料,2,运动系统的组成,医学资料,3,理学检查的内容与方法,望诊 整体与局部结合(步态、畸形等异常) 触诊 疼痛部位、肿块或畸形 动诊 关节的活动(主动与被动) 量诊 1、肢体的长度测量 2、肢体周径测量 3、关节运动幅度测量,医学资料,4,先天性斜颈畸形,医学资料,5,强直性脊柱炎,医学资料,6,双侧髋关节脱位,医学资料,7,量 诊 (。</p><p>8、第四十六章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第一节:运动系统的检查方法 一、理学检查内容与方法 (一)检查内容与方法 1、望诊:观察皮肤色泽、肿胀、肿块、伤口、窦道、肌萎缩或畸形、肢体活动 2、触诊;压痛部位、 范围、程度提示病变部位。肿块大小、形态、质地和活动 3、动诊:两侧对比检查 关节活动和肌肉收缩力,查诱发疼痛时的体位和姿势 4、量诊:测定肢体总长度和节段长度、水平周径、运动幅度、肌力和深浅感觉 (1)肢体长度:患肢与健肢放同一位置,在肢体上定出骨性标志测其距离。 (2)肢体周径:定出相对应的部位测量,双侧对比 (3)关。</p><p>9、第四十六章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第一节:运动系统的检查方法 一、理学检查内容与方法 (一)检查内容与方法 1、望诊:观察皮肤色泽、肿胀、肿块、伤口、窦道、肌萎缩或畸形、肢体活动 2、触诊;压痛部位、 范围、程度提示病变部位。肿块大小、形态、质地和活动 3、动诊:两侧对比检查 关节活动和肌肉收缩力,查诱发疼痛时的体位和姿势 4、量诊:测定肢体总长度和节段长度、水平周径、运动幅度、肌力和深浅感觉 (1)肢体长度:患肢与健肢放同一位置,在肢体上定出骨性标志测其距离。 (2)肢体周径:定出相对应的部位测量,双侧对比 (3)关。</p><p>10、第46章 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汪四花,第三节牵引护理,一 概念:牵引是牵拉的意思,是矫形外科常用技术,主要用于骨折治疗,肢体制动,预防和矫正关节、软组织的挛缩畸形,纠正短缩、成角及旋转畸形。,一 牵引的目的: 1、主要用于骨折、脱位的复位和维持复位后的稳定。 2、预防和矫正关节、软组织的挛缩畸形,纠正短缩、成角及旋转畸形。 3、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回流,消除肢体肿胀,为骨与关节的手法或手术治疗创造条件。 4、炎症肢体的制动和抬高,便于患肢伤口的观察、冲洗和换药。,二 牵引的原理 牵。</p><p>11、第四十六章 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第一节 运动系统的检查方法 理学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周围神经检查方法 影像学检查 第二节 生物力学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生物力学的概念和原理 生物力学在护理中的应用,运动系统的组成,理学检查的内容与方法,望诊 整体与局部结合(步态、畸形等异常) 触诊 疼痛部位、肿块或畸形 动诊 关节的活动(主动与被动) 量诊 1、肢体的长度测量 2、肢体周径测量 3、关节运动幅度测量,先天性斜颈畸形,强直性脊柱炎,双侧髋关节脱位,量 诊 (一)肢体的长度测量,测量时应将肢体置于对称的位置上。测量时先定出测量标志。四肢。</p><p>12、第四十六章 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第一节 运动系统的检查方法 理学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周围神经检查方法 影像学检查 第二节 生物力学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生物力学的概念和原理 生物力学在护理中的应用,运动系统的组成,理学检查的内容与方法,望诊 整体与局部结合(步态、畸形等异常) 触诊 疼痛部位、肿块或畸形 动诊 关节的活动(主动与被动) 量诊 1、肢体的长度测量 2、肢体周径测量 3、关节运动幅度测量,先天性斜颈畸形,强直性脊柱炎,双侧髋关节脱位,量 诊 (一)肢体的长度测量,测量时应将肢体置于对称的位置上。测量时先定出测量标志。四肢。</p><p>13、第四十四章 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骨科涉及哪些内容?,概 述,1.创伤、骨病、小儿骨科、骨肿瘤、骨感染、骨畸形 2.脊柱外科、手外科、足外科、关节外科,现代骨科护理的内容?,1.骨科防治重点的转移: 由骨关节结核、感染、小儿麻痹转向创伤 2.重视骨科疾病的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3.康复观念融入骨科护理的全过程,课堂目标,1、熟悉 运动系统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2、掌握 骨科各部位常用特殊检查的方法 3、熟悉 牵引的目的、种类 4、了解 皮肤牵引和颅骨牵引的方法 5、掌握 牵引治疗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原则 6、了解 石膏绷带的包扎技术、常用的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