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与集散系统
本章内容4.1PID控制的概要4.2比例调整4.3积分调整4.4微分调整4.5比例积分微分调整(PID调整) 4.6数字PID控制4.7PID调整参数的工程调整4.8智能PID控制方法。本章学习内容 7.1 补偿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7.2 前馈控制系统 7.3 大延迟过程系统。
过程控制与集散系统Tag内容描述:<p>1、6特殊控制方法,本章学习内容6.1比值控制系统6.2均匀控制系统6.3分程控制系统6.4选择性控制系统6.5阀位控制系统,6.1.1比值控制系统基本概念,凡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参数维持一定比例关系的控制系统,称为比值控制系统。一般是指流量比值控制系统。K=Q2/Q1在实际的生产过程控制中,比值控制系统除了实现一定的物料比例关系外,还能起到在扰动量影响到被控过程质量指标之前及时控制的作用,具有前。</p><p>2、1、12集散控制系统,2,本章学习内容12.1集散控制系统概论12.2集散系统的通信技术与体系12.3和利时MACS系统12.4国产集散系统3354 hs 2000,12集散控制系统, 3 12.1.1集散控制系统的发生12.1.2集散控制系统的结构12.1.3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12.1.4集散控制系统的分散方式12.1.5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12集散控制系统、12.1集散控制系统的概论、4、12。</p><p>3、1,4p id调整原理,2,本章内容4.1PID控制的概要4.2比例调整4.3积分调整4.4微分调整4.5比例积分微分调整(PID调整) 4.6数字PID控制4.7PID调整参数的工程调整4.8智能PID控制方法,3, 4.1学习PID控制概要的PID控制是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历史最长、生命力最强的控制方式,4、反馈控制、规定(目标)、输出(控制结果)、误差PID,6通常的PID控制系统的原理输入。</p><p>4、1 3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2 3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本章学习内容3 1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步骤3 2确定控制变量与控制方案3 3过程控制系统硬件选择3 4节流元件计算3 5调节阀选择3 6计算举例 3 过程控制的设计任务 步骤和系统设计方法流量计和调节阀的计算方法 3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4 3 1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步骤 具体步骤 3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1 根据工艺要求和控制目标确定系统变量2 建立数学模型3。</p><p>5、1 3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2 3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本章学习内容3 1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步骤3 2确定控制变量与控制方案3 3过程控制系统硬件选择3 4节流元件计算3 5调节阀选择3 6计算举例 3 过程控制的设计任务 步骤和系统设计方法流量计和调节阀的计算方法 3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4 3 1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步骤 具体步骤 3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1 根据工艺要求和控制目标确定系统变量2 建立数学模型3。</p><p>6、1 3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2 3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本章学习内容3 1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步骤3 2确定控制变量与控制方案3 3过程控制系统硬件选择3 4节流元件计算3 5调节阀选择3 6计算举例 3 过程控制的设计任务 步骤和系统设计方法流量计和调节阀的计算方法 3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4 3 1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步骤 具体步骤 3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1 根据工艺要求和控制目标确定系统变量2 建立数学模型3。</p><p>7、1,9 模糊控制,2,本章学习内容 9.1 概 述 9.2 模糊集合的基本概念 9.3 模糊关系 9.4 模糊推理 9.5 模糊控制器原理及设计 9.6 工业电阻炉温度模糊控制系统,9 模糊控制,3,模糊的基本感念 模糊指客观事物彼此间的差异在中间过渡时,界限不分明。比如,我们说“天气热”,那么气温到底多少度才算“热”?显然,没有明确的界限,这种概念称之为模糊概念。1965年,美国自动控制理论。</p><p>8、1,7 补偿控制,2,7 补偿控制,本章学习内容 7.1 补偿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7.2 前馈控制系统 7.3 大延迟过程系统,3,7.1 补偿控制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问题的提出 单回路控制(PID) 对干扰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对时滞过程控制乏力 串级控制 对二次干扰抑制效果好 缩短二次回路的时间常数 补偿控制 补偿干扰对被控过程的影响,7 补偿控制,4,补偿的方法 前馈补偿 控制量补偿 扰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