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控制权之争
国美电器。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企业控制权。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的案例研究。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原因分析。控制权之争。国美控制权之争也成为公司控制权治理的经典案例之一。研究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有利于人们思考家族企业转型期面临的问题。从国美股权之争看我国上市。国美控制权之争。分析国美控制权之争。
国美控制权之争Tag内容描述:<p>1、国美电器,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在2010年上演了一场争夺企业控制权的商业大战,对手一方是身陷囹圄的控股股东黄光裕,另一方是当时深得管理层信任的总裁陈晓。国美的危机起始于2008年11月,也就是创始人黄光裕因涉嫌“操纵市场”被中国司法机关逮捕,一时间公司声誉下降、群龙无首,此时陈晓临危受托掌舵国美,极力去除黄的不利影响,以求平稳过渡保持资金链顺畅。然而,对于职业经理人陈晓的高管股权激励方案、引入贝恩资本及贝恩资本3名代表入驻董事会等一系列“救火”行为,狱中的黄光裕表示极大不满,“陈黄之争”于2010年9月。</p><p>2、从国美控制权争夺案看上市公司大股东与管理层之权益冲突与平衡,第三小组 2012年4月21日,一、控制权的定义,控制权,一般是相对于所有权而言的,是指对某项资源的支配权,并不一定对资产有所有权。,企业控制权,1、伯利和米恩斯:通过行使法定权力或施加影响,对大部分董事有实际的选择权; 2、德姆塞茨:“是一组排他性使用和处置企业稀缺资源(包括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权利束”; 3、周其仁:排他性利用企业资产,特别是利用企业资产从事投资和市场营运的决策权; 4、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监控者的剩余权力:他可以独立于其他所有者的合同,。</p><p>3、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的案例研究目录一、序言2二、国美之争各方主角简介3(一)黄光裕:国美电器的缔造者3(二)陈晓:曾经的永乐创始人4(三)贝恩资本:绝对控股为前提的投资5(四)竺稼:“中国并购大王”6三、国美之争的起因6(一)事前介绍6(二)矛盾逐渐激化71、公司行贿vs个人行贿法人与自然人的利益划分72、改股权结构,减少黄光裕持股比例73、5.11事件冲突,大股东彻底失去对董事会控制权74、股权激励方案PK,董事会与管理层齐心85、双方决裂开战8四、国美争夺的流程:九周在线对决8五、国美9.28争夺方案分析10(一)陈晓方面提案。</p><p>4、谁来,国美控制权之争,?,国美的过去,陈黄之争,舆论观点与态度,思考,国美的过去,国美电器创立1985年,当时只有17岁黄光裕,哥哥一道,身揣4000元钱从家乡北上,到内蒙古一带做贸易。一年后,两兄弟一起来到北京,用3万元的贷款在珠市口一家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电器店开始经销家用电器,并在1987年1月1日打出“国美电器”的招牌。黄氏兄弟“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让国美电器迅速在北京站稳了。</p><p>5、分析国美控制权之争,成员: 陈苏来、沈昕、牛静波,为什么黄光裕担任国美电器主席期间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需要考虑哪些因素?,1,(1)首先,家族企业的性质决定 黄光裕担任国美电器主席期间对公司董事会具有控制权,能够控制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那么实际上黄光裕也扮演了经理人的角色。他就无需担心公司经理人的经营决策会背离作为大股东的他的利益。,股权激励的定义: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