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护理
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 十二区 叶张红。OP) 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骨质疏松病人的护理。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中国骨质疏松或骨质下降的患者将增至2.866亿人。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1.特发性(原发性) 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
骨质疏松的护理Tag内容描述:<p>1、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 十二区 叶张红,骨质疏松(osteoprosis,OP) 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为国际骨质疏松日。,病因,内分泌因素(雌激素、降钙素的缺乏,甲状旁腺激素的高) 营养因素(钙摄入过低或钙吸收不足) 与运动相关 绝对卧床2周就会发生 遗传与基因 其他 酗酒、吸烟和咖啡因大量摄入,骨质疏松的分型,I型(绝经后骨质疏松)雌激素 (一)原发性骨质疏松 型(老年退化性骨质疏松) (二)继发性骨质疏松(如血液病、胃溃疡、甲亢),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骨痛。</p><p>2、骨质疏松病人的护理,讲课思路 一、概念 二、特征 三、病因 四、临床表现 五、相关检查 六、护理诊断 七、护理措施 八、健康教育,概念: 是一种以骨质减少(低骨量),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致骨骼脆性增加,易引起骨折的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正常,Courtesy Dr. A. Boyde,年龄(岁),8,12,16,20,30,50,70,90,男性,女性,骨 量,60,80,40,老年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年龄(岁),骨量峰值,骨质疏松症特征一: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特征二:骨微结构退变,骨质疏松症特征三:骨强度下降(骨折),临床表现: 1. 骨痛和肌无力 。</p><p>3、骨质疏松病人的护理,尚海洋 QQ:1365023556,介绍病史,患者,王琦,女性,71岁, 诊断1、骨质疏松症 2、腰椎压缩性骨折 患者因腰部疼痛2年加重3天于2012-10-12由轮椅 送入院,测T:36.5,P:82次/分,R20次/分, BP:120/65mmHg,查:患者腰部疼痛,局部拒 动,不能站立、行走,双下肢肢端血循好,感觉存 在,活动受限。X线片示:L1椎体压缩性骨折。入 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卧床休息。于2012-10-20在 局部麻醉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指导患者 平卧位卧床休息。10月21日在家属的搀扶下下床 活动。于10月28日患者要求出院。,骨质疏松症你知道多。</p><p>4、骨质疏松病人的护理,骨质疏松症你知道多少 ?,骨质疏松症(OP)是一个已经引起全世界关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健康问题。 目前,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最新发布的亚洲审计报告显示:至2020年,中国骨质疏松或骨质下降的患者将增至2.866亿人,这意味着约5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骨头不够硬。 骨质疏松已经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健康问题。而且,它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连五六岁的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患者 目前还没有安全而有效的根治方法,帮助已疏松的骨骼恢复原状。 因此,正确认识和早期预。</p><p>5、骨质疏松,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江婷婷,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定义,骨质疏松,病因,1.特发性(原发性) 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 2.继发性 内分泌性 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妊娠、哺乳。营养性 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遗传性 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肝脏病。肾脏。</p><p>6、骨质疏松,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江婷婷,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定义,病因,1.特发性(原发性) 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 2.继发性 内分泌性 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妊娠、哺乳。营养性 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遗传性 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肝脏病。肾脏病 慢性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