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诊断与治疗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 诊断与治疗诊断与治疗 1 骨质疏松症定义骨质疏松症定义 2 骨质疏松症定义 -1 • 骨量低下 • 骨超微结构破坏 • 骨脆性增加 • 易发生骨折 —— 世界卫生组织 ( 1994) 3 骨质疏松症定义 -2 • 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诊断与治疗。
骨质疏松症诊断与治疗Tag内容描述:<p>1、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 诊断与治疗诊断与治疗 1 骨质疏松症定义骨质疏松症定义 2 骨质疏松症定义 -1 骨量低下 骨超微结构破坏 骨脆性增加 易发生骨折 世界卫生组织 ( 1994) 3 骨质疏松症定义 -2 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 骨强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 骨量(骨密度)和骨质量 ( 包括微结构、骨转换率、 损伤积累、矿化情况 ) 正常正常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 4 骨质疏松的分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特发性骨质疏松 绝经后骨质疏松 ( 型 ) 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 5-10年 。 老年。</p><p>2、老年骨质疏松症 诊断与治疗探讨,大连市友谊医院 大连市红十字医院 卢 成 华,概述,世界卫生组织,WHO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香港会议上提出骨质疏松定义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月日定为 “世界骨质疏松日”,全身性代谢障碍性骨病,骨折危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lH),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髂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 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p><p>3、骨质疏松症 诊断与治疗,骨质疏松症定义,骨质疏松症定义-1,骨量低下 骨超微结构破坏 骨脆性增加 易发生骨折,世界卫生组织 (1994),骨质疏松症定义-2,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 骨强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骨量(骨密度)和骨质量(包括微结构、骨转换率、 损伤积累、矿化情况),骨质疏松的分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特发性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型) 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 老年性骨质疏松(型) 一般指70岁以后的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内分泌性疾病 肾病性疾病 。</p><p>4、重视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防治,老人弯腰畸形,并非不可抗拒的生理过程,多是因为骨质疏松引起椎体压缩骨折所致,如生活中合理饮食,注意功能锻炼,及早预防,完全可以避免。,病例一,女性,75岁,右侧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固定术后11个月,摔伤致左股骨转子间骨折,第一次手术后未行抗骨质疏松治疗。,病例一,择期行左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内固定术,女性,71岁,右侧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解剖板固定术后10个月,摔伤致左股骨转子间骨折,第一次手术后未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左侧行DHS内固定,病例二,病例三,女性,90岁,右侧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p><p>5、老年骨质疏松症 诊断与治疗探讨,概述,世界卫生组织,WHO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香港会议上提出骨质疏松定义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月日定为 “世界骨质疏松日”,全身性代谢障碍性骨病,骨折危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lH),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髂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 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关于骨质疏松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大会提出,骨。</p><p>6、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进展,参加第二次全国骨质疏松会议体会 2002年10月 南京,骨质疏松症的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行性变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原理是正常矿物骨密度(骨量/体积)下降,骨小梁变薄、变细、出现断裂,导致骨的机械强度下降,因此容易造成骨折。,美国NHI最新定义: 由于骨强度的下降导致骨折危险性的增高。 骨强度由骨矿含量(70%)和骨的质量所决定(30%)。 骨矿含量有年轻时的峰值骨量和年老时丢失的速度所决定。 骨质量由骨的结构和骨转换的情况所决定。</p><p>7、骨质疏松症诊断与治疗,达州市中心医院临床药学室 刘丛海,主要内容,1、骨代谢的基础知识 2、骨质疏松症的定义 3、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4、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5、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6、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7、结合典型病例进行分析 8、小结,骨代谢的基础知识,骨的组成 1、有机质 细胞: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骨基质(类骨质):胶原及粘多糖基质(糖蛋白、骨钙素等) 2、矿物质:羟磷灰石,成骨细胞(Osteoblasts),来自间充质干细胞 位于骨表面 产生类骨质,骨细胞(Osteocyte),成骨细胞被类骨质 包围后成为骨细胞 调节骨骼对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