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教学的
高中语文教学十多年来感觉一届不如一届的是语法教学。学生是一脸的茫然。什么是状语。汉语语法教学的原则。汉语语法教学的原则。一、语法术语尽量少用。初级阶段尤其如此 比 如。动作的趋向。动作持续的时间。趋向补语。可能补语。Sb1 让/叫/使 Sb2+V。Sb1 让/叫/使 Sb2+V。而不出现连动句、兼语句和存现句等术语。
汉语语法教学的Tag内容描述:<p>1、高中古汉语语法教学的一点困惑江西国际学校 何振 高中语文教学十多年来感觉一届不如一届的是语法教学。近期在给学生讲解文言文篇章的时候提到“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名词怍状语”等,学生是一脸的茫然:老师,什么是宾语?什么是状语?哪些是代词?什么是介词?上次和初中语文老师谈论这些,正好边上有个初高中的英语老师也在边上,他们也插话说初中的英语语法也不好讲了,国家这些教材编者应该考虑下初高中课程及科目之间的衔接。难道初高中的语文教学就此脱节了吗? 初中一味的淡化语法,那么我们高中语文的语法教学又该如何把握呢。</p><p>2、汉语语法教学的原则,一、语法术语尽量少用,初级阶段尤其如此 比 如:只 说“ 动作的趋向”、“动作持续的时间”、 “ 表示可能”等,而不出现“趋向补语”、“时量补语”、“ 可能补语”等术语;只用“V1 着 V2”、 “ Sb1 让/叫/使 Sb2+V”、 “ L+有(V 着)+N”等格式,而不出现连动句、兼语句和存现句等术语。,二、对所教内容须做浅化和感性化处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深入浅出”的教学原则,对所教内容须做浅化和感性化处理。,用时间顺序原则可以解释和概括汉语语法中一些至今被认为互不相关的大量语句顺序原则。,A动补结构:。</p><p>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 汉语语法教学与研究,北京大学 陆俭明教授 http:/video.chaoxing.com/serie_400005949.shtml,第三讲 革新语法教学的思路和方法,一、传统的语法教学的基本思路,句法上“主、动/谓、宾” 语义上“施(施事)、动(动作)、受(受事)” 分析:弟弟吃了一个苹果主谓 吃了一个苹果动宾 弟弟施 吃动 苹果受,二、以汉语存在句教学为例作说明,存在句: 处所成分+动词+着+名词语 NPL+V+着+NP 台上坐着主席团 台上放着鲜花 门口站着许多孩子 床上躺着(一个)病人 墙上挂着两幅画 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举例,存在句的分析: 句法上:主。</p><p>4、汉语语法教学的原则,一、语法术语尽量少用,初级阶段尤其如此 比 如:只 说“ 动作的趋向”、“动作持续的时间”、 “ 表示可能”等,而不出现“趋向补语”、“时量补语”、“ 可能补语”等术语;只用“V1 着 V2”、 “ Sb1 让/叫/使 Sb2+V”、 “ L+有(V 着)+N”等格式,而不出现连动句、兼语句和存现句等术语。,二、对所教内容须做浅化和感性化处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深入浅出”的教学原则,对所教内容须做浅化和感性化处理。,用时间顺序原则可以解释和概括汉语语法中一些至今被认为互不相关的大量语句顺序原则。,A动补结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