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
和平外交Tag内容描述:<p>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外交原则的确立及其走向成熟20世纪70年代外交突破改革开放后重大调整、日趋灵活,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示意图,美国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企图用政治上孤立、军事上包围、经济上封锁的政策,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及其外交实践:,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是什么?,请思考,1.建国初期的外。</p><p>2、第十五课第十五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 一 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 新中国建立以后 奉行新中国建立以后 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 的和平外交政策 2 新中国在建国第一年里 就同新中国在建国第一年里 就同 等等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二 二 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 提出 提出 年周恩来在中印两国谈判时提出年。</p><p>3、第24课和平外交,50年代70年代21世纪,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史,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1、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2、割占台湾50年的条约:3、赔款最多的条约:,据不完全统计自1842年到1949年,中国对外签署了1182个不平等条约:,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人物、时间、参与国、内容、意义?2、万隆会议:召开时间,背景;周恩来提出的倡议及意义?3、我国重返联合国:时间、会议。</p><p>4、1 / 5 绵里藏针外交新理念: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讲话,从文化、历史和民族基因等角度阐释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 专家认为,习近平对中国 “ 和 ” 文化作出了新的提炼,他倡导的 “ 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 向世界宣示了中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的理念。 谋和平:行胜于言 习近平在讲话中说,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 “ 和 ” 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 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p><p>5、第 15 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和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方针和成就 2 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 方针 3 了解周恩来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等基本史实 4 培养学生读图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对。</p><p>6、学校 辽宁省调兵山市第一中学 姓名 刘淑娟 课型 新授 课题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学科 历史 课时 1课时 学 习 目 标 1 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 简要过程 主要内容和作用 2 了解万隆会议的主要过程 求。</p><p>7、1 / 27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 2.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3.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和过程。 4.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及在其指导下新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 5.掌握 “ 万隆精神 ” 的确切含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 ,培养学生比较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建国初期 的外交方针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截然不同。</p><p>8、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过程与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从各类资料中采集有效信息、分析和认识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与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万隆会议的成功,赢得了广大亚非国家的理解与尊重;了解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会议” 。教学难点:正确分。</p><p>9、八年级下册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和掌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万隆会议以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求同存异的方针 能力目标 利用教材所给的四幅图说明新中。</p><p>10、回顾历史 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吗 不平等 不独立 无自主权 胡锦涛在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上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本课内容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 二 新中国成立初。</p><p>1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目标确定依据 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作用 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 方针 让学生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史 逐步培养学生构建自己的识体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感受情境 观点展现 结论与评价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重组知识 形成历史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了解新。</p><p>12、从屈辱被迫到独立自主,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传,南京条约的签订,辛丑条约的签订,思考:近代中国的外交有哪些特点?,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从屈辱被迫到独立自主,材料二 外交:国家为维护其自身利益,推行其对外政策所进行的国际交往活动。辞海,思考:外交关系和国家利益有什么关系?,一国的外交是以本国的国家利益为中心展开的,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