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1. 试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指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我们永远要高举的旗帜。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Tag内容描述:<p>1、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练习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包括以下哪一项?( A 社会和谐) 2、党的十三大提出基本实现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A“三步走”发展战 略) 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_2020_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B、2020 年) 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__。 ( C “五位一体” ) 5、党的十八大确立了__的历史地位,并将之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D 科学发展观) 6、党的十八大报告从__个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 ( D 五) 7、党的十。</p><p>2、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3.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一)当代中国的主题和基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1、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两大主要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 族始终面临着的两大历史任务。 中国共产党担当起来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集中体现为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 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p><p>3、补充: 1. 试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讨是“始于毛,成于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 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 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一、始于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率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进行了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其思想成果主。</p><p>4、1.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中特的主要内容就是我们党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如何建 设中特取得的一系列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极其相互关系,以及建设中特的总依据、总任务和基本要求。 中特道路:在中共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 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p><p>5、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关于认识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关系的几点思考(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确立正确的方法论原则,对于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认清“两个主义”各自的本质,进而在思想理论基础、社会制度设置、发展模式选择等方面剖析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不仅有助于我们科学借鉴,为我所用,也有助于我们划清“两个主义”的界限,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不动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关系近年来,理。</p><p>6、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与历程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迄今为止最为深入和全面的论述。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指道路,又是指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我们永远要高举的旗帜。上述深刻而又重要的结论是在回顾和总结我们党领导人民半个多世纪,特别是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基础上形成的。报告用3个“我们要永远铭记”来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过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对社会主义建设。</p><p>7、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一、单项选择题1.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十四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20多年的实践,党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科学定位,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A. 辅助性作用B. 决定性作用C. 基础性作用D. 补充性作用D.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实现必然要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保证2.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原因是( )A. 只。</p><p>8、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 王存福 副教授、博士,为什么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个人层面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发展的历史,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什么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国家层面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发展,我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息息相关。,回首近代以来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p><p>9、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2小题,共48分)1.我国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以兼并、参股、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服务事业,积极探索公共事业服务、管理合同外包、特许经营等公私合作方式,拓宽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渠道。这将有利于()缩小各类公有制服务企业的发展空间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减轻财政负担通过管理创新确立开放的市场体系,避免资源浪费A.B.C. D.【解析】选C。本题考查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以兼并、参股、。</p><p>10、两学一做座谈会发言稿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两学一做座谈会发言稿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党的政法工作,必须加强队伍建设,新形势下,政法队伍肩负的任务更重,人民群众要求更高。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第一位,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锐意改革创新,加强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通过学习近平同志的系列讲话,我个人深刻认识到,公安队伍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p><p>11、政治经济学教程 (社会主义及全球化部分),施萍萍 手机:18858138211 QQ:408357796 邮箱:408357796qq.com,第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三节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五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逐步形成了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视频:百废待兴 三大改造,我国历史上。</p><p>12、核心素养提升练二十六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40分钟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潍坊模拟)在统筹兼顾方针下,逐步消灭经济中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合理地调整现有工商业,切实而妥善地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该措施 ()A.有利于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好转B.改变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性质C.调动了全国人民的革命积极性D.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国营经济【解析】选A。该措施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而使国家财政状况有所好转,故A正确;该措施只是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