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概述
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原理》。人大出版社 王则柯。人大出版社。宏观经济学概述。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分析。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 (美)曼昆著。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家一般认为经济学是。
宏观经济学概述Tag内容描述:<p>1、第十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1GDP含有地域的概念 -按国境划界,2GDP含有期限的概念 -计算当年的,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核算方法,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3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不计中间产品,用增值法计算最终产品的价值,4GDP统计的是生产的而不是销售的最终产品的价值,5GDP中的最终产品既包括有形产品,也包括无形产品 劳务(旅游、教育、金融等服务业),6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货币形态),7GDP一般仅指市场(交易)。</p><p>2、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理论发展概述,第一节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 第二节 凯恩斯革命 第三节 现代宏观经济学流派,2,宏观经济学是把整个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通货膨胀、资源的利用程度和经济增长等各种经济现象的原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为政府试图解决各种经济难题的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宏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是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和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总供给是指以货币表示的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总需求是指以货币表示的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支出。,3,第一节 古典宏观经济。</p><p>3、宏观经济学概论,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的整体经济运行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经济运行等宏观经济问题的社会科学。 “宏观(Macro-)” 希腊文表示“大”的含义。 “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1933年提出。而凯恩斯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被称为宏观经济之父。 宏观经济的重要性(个人和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政府刺激经济的三个办法: 鼓励消费 扩大投资 加大出口 宏观是客观存在的! 宏观经济指标之间是有联系的,宏观经济是复杂的。,宏观经济的目标,持续的经济增长。通常用国内生产总。</p><p>4、宏观经济学,蔡道成 讲师 电话:13178976299 E-Mail: locycai163.com,导言 鲁滨逊漂流记的经济学,我们讲一个众所周知的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来开始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我们对迪福那本名著的故事做一些假想和善意的修改,希望这不会冒犯作者。在我看来,我们假想的这个鲁滨逊的故事里面包含了大部分经济学智慧。 鲁滨逊是一个流落到陌生小岛上的水手。在经历了短暂的沮丧和无聊之后,他逐渐认识到,这种自欺欺人的怨天尤人不能解决他面临的生存问题。于是他开始做事。,他发现小岛的浅水区有很多鱼,这些鱼正好可以充饥。对于鲁滨逊来说,他面临。</p><p>5、宏观经济学,参考教材,曼昆:经济学原理,三联书店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人大出版社。 曼昆:宏观经济学,人大出版社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原理,人大出版社 王则柯:图解宏观经济学,人大出版社 多恩布什、费希尔等,宏观经济学,人大出版社。,引子:经济学的发展,Classical,17世纪中期1870s,重农 学派,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马尔萨斯 让萨伊,约翰穆勒 1848 政治经济学原理,边际革命 1870s 门格尔 杰文斯 瓦尔拉斯,马歇尔 1890 经济学原理,重商 主义,Neo-classical 1890s-1930s,凯恩斯革命 1930s 就业、利息 和货币通论,货币主义 理性预期 供。</p><p>6、宏观经济学概述,2019/10/10,武汉大学经济学系李雪松,2,发展经济的全部目的无非是为现在和将来提供商品和服务。证明这一点的义务,我认为最好是永远交给那些宁肯少生产一些而不是多生产一点的人,那些宁肯让人力、机器或土地等生产要素闲置起来的人。但令人吃惊的是,我们竟然能够听到如此之多的为浪费辩解的理由,诸如担心通货膨胀抬头、国际收支逆差、预算收支失衡、国家债务过重以及对美元信心的丧失,等等。 詹姆斯托宾国民经济政策,2019/10/10,武汉大学经济学系李雪松,3,微观经济学涉及的是单个价格与数量的变动方式涉及谷物价格怎样。</p><p>7、刘拓知经济与贸易学院 讲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手 机:18673194898 邮 箱:,2,什么是经济学?,一、经济学的产生 1776年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简称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1、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 2、满足欲望需要资源(自由物品和经济物品)。 3、一定时期内资源是有限的。 4、必须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由此产生了经济学。,3,二。</p><p>8、下篇 宏观经济学,经贸学院 鲁丽梅,参考书,欧阳明、袁志刚著,宏观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司春林、王安宁编著,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宋承先著,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黄亚钧、袁志刚主编,宏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鸿业主编,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 (美)曼昆著,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经济学,经济学家一般认为经济学是。</p><p>9、柳秀光、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灵感的袁泉经济学家争论不休的领域,第3、指南、宏观经济学考察为“巨大地图”,是对国民产出分析、就业和价钱水平、货币供求、财政和货币政策、失业和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整体经济变量运行的研究,第4、宏观经济两个方面塞缪尔森表示,宏观经济学(Samuelson)是牙齿宏观经济政策灵感的来源,也是经济学家争论不休的领域。6,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凯恩斯(1883.61946.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