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监管
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主体问题探析。[摘 要]本文基于当前我国一行三会监管格局对宏观审慎管理的影响。宏观审慎监管理论研究。世界各国对金融监管的理念也开始由微观审慎监管向在整体框架下的宏观审慎监管演进。研究的重点是关于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及工具、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宏观审慎监管工具有效性的分析等。
宏观审慎监管Tag内容描述:<p>1、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浅谈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调控(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论文为了保证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安全、稳定与效率,客观上需要建设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希望以此为契机来达成提出议题的目的,完善我国的金融政策与制度。 论文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货币政策;调控 0 导语 为了保证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安全、稳定与效率,客观上需要建设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不否认金融监管,而是要加强金融监管,这种监管是建立在对尊重市场自主权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审慎的。</p><p>2、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主体问题探析摘 要本文基于当前我国一行三会监管格局对宏观审慎管理的影响 ,通过分析论证 ,认为应以央行为宏观审慎管理主体,由央行来主导宏观审慎管理,并在此框架下具体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分工。 关键词宏观审慎管理;工具;主体。 一、引言。 当前, 我国的金融监管框架已经形成了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业监管的一行三会的基本格局。 在此格局下,如何构建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并应当由哪个机构作为具体的主体来实施则存在争议。如果不尽快明确一个清晰的负责主体,则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就可能停留在。</p><p>3、宏观审慎监管理论研究摘要:目前,国际上的政策讨论、研究文献以及重要的经济会议都开始强调从宏观的角度来考虑金融监管问题,世界各国对金融监管的理念也开始由微观审慎监管向在整体框架下的宏观审慎监管演进,研究的重点是关于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及工具、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宏观审慎监管工具有效性的分析等。本文将提供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综述,并从现有的研究文献中来确定未来研究的重要问题。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系统性风险,逆周期政策一、宏观审慎监管概念的提出20世纪70年代末由英格兰银行编写的库克委员。</p><p>4、宏观审慎监管下我国货币政策运行现状分析,一、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宏观审慎监管是微观审慎监管的延伸, 学者们对宏观审慎监管的研究主要是从微观审慎 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的区别来展开的 (BIS, 2001; Borio, 2003),认为宏观审慎监管主要是 通过应对系统性风险来维护金融稳定,而微观审慎监管则主要是防范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并不考虑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因此,宏观审慎 监管主要关注金融体系的宏观层面, 而微观审慎监管主要考虑单一金融主体的微观行为。,通过对学者们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并受到重视与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