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环境生态学基础电子教案[编号:25120096]
环境生态学基础电子教案
1.1.1远视地球表面的环境远视地球表面的环境是无生物世界。研究环境生态学的意义 1.1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是研究人为干扰下。
环境生态学基础电子教案Tag内容描述:<p>1、生物富集 主要内容 一 生物富集概念二 生物富集机制三 研究生物富集的方法 一 生物富集的概念 生物个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许多生物种群 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 导致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称为生物富集 又称生物浓缩 富集系数 浓缩系数 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与其生存环境中该污染物浓度的比值 生物积累 同一生物个体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生物富集系数不断增加的现象。</p><p>2、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 主要内容 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 环境污染物与毒物 第一节环境污染物与毒物 1 1概念 1 2毒害过程和毒作用时相 1 3 1 4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 主要环境污染物及其毒理学效应 1 1概念 1 污染物 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变化 直接或间接有害于生物生长 发育和繁殖的物质 2 环境污染物 由于人类的活动进入环境 使环境正常组成和性质。</p><p>3、第三讲生物与环境 主要内容 环境与生态因子 生命系统的层次及特征 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 环境因子的作用规律 第一节生命系统的层次及特征 1 1生命系统的层次性及功能 1 2生命的基本特征 1 3生物的协同进化 1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学谱Odum的生物学谱基因系统细胞系统个体系统种群系统生态系统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物学谱的启示1 生命多层次等级系统概念2 认清对于尺度不同的系统应采取不同。</p><p>4、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 主要内容 一 生态修复及其理论基础 三 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 二 生态修复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第一节生态修复及其理论基础 一 生态修复及其理论基础 1 概念 生态修复 应包括生态恢复 重建和改建 其内涵可以理解为通过外界力量使受损生态系统得到恢复 重建或改建 即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环境或生态完整性进行修复 最终恢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从四个层面来理解 1 污染环境的修复。</p><p>5、第二章生态环境的形成和演化,地球和生命1.1地球的形成和生命起源,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和同位素测量,科学家认为地球形成了大约45亿年。地球形成的远视情况与我们现在的情况大不相同。1.1.1远视地球表面的环境远视地球表面的环境是无生物世界,即无生计。其表面特征是大气层以CO2,CH4,NH3,H2O为主,不包含O2。地球表面的矿物特征:将Fe,Mn迁移到Fe(HCO3)2,Mn(HCO3)2。由于没。</p><p>6、环境生态学基础,汤 洁,第一章 绪 论, 研究环境生态学的意义 1.1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是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1.2 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大工业前期,由于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能力很低,所以,全球的生态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到上世纪初,人口不断增加,资源(水、土、生物资源)逐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