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化学必修一苏教版

1.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B.Mg与盐酸反应 C.加热小苏打&#160。 A.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160。了解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艰难过程。认 识实验、假说、模型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化学必修一苏教版Tag内容描述:<p>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课标内容】1.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2. 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3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4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5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6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p><p>2、高一化学专题一第一单元练习题1、(双选)在下列反应中,既能放出气体又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加热KMnO4BMg与盐酸反应 C加热小苏打D高温灼烧石灰石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化合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C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3、下列有关物理量相应的单位表达错误的是 ( )A、摩尔质量g/molB、气体摩尔体积L/mol C、溶解度g/100gD、密度g/cm34、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Al+Fe2O32Fe+Al2O3 B。</p><p>3、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血红蛋白中含有氮元素,农作物生长离不开氮元素,含氮化合物作为火箭的燃料,自然界中氮大多以游离态存在于大气中,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 如何利用氮气为人类服务?科学家苦苦探索了几百年。,20世纪初,德国化学家哈伯首次用氢气和氮气合成了氨,奠定了大规模工业合成化肥的基础。,天才还是魔鬼?,哈伯(F.Haber 18681934),他因为攻克氨的合 成这一世界难题, 将无数人从饥饿的 死亡线上拯救出来; 他也因发明大量化 学武器并用于战争, 使无数人伤残致死;。</p><p>4、1通过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学习,了解原子结构模型演 变的历史,了解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艰难过程。认 识实验、假说、模型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体验科学实验、科学思维对创造性工作的重要作用。,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了解钠、镁、氯等常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知道它们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得失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事实。通过氧化镁的形成了解镁与氧气反应的本质。了解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的关系。 了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认识原子组成的符号。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知道核素、质。</p><p>5、1学会过滤、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等分离物质的实 验技能,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离、提纯的实 验操作,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2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 能,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 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3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 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1如何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钠固体? 提示 溶于水后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2如何验证某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否为CO2? 提示 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 。</p><p>6、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目标与素养:1.知道NH3的物理性质特点以及氨水显碱性的原因。(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收集和检验方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3.学会铵盐的性质及NH的检验方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4.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一、氨的合成原理和性质1工业合成氨的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 。2物理性质颜色气味密度水溶性液化难易无色刺激性气味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可溶解700体积氨气易液化3.喷泉实验实验装置操作及现象结论打开活塞,并挤压滴管的胶头烧杯中。</p>
【化学必修一苏教版】相关PPT文档
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一1-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ppt
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一1-2-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ppt
【化学必修一苏教版】相关DOC文档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教案.doc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第1单元习题.doc
2019_2020年高中化学专题4第2单元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苏教版必修1.docx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