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鲁科版选修4
沉淀溶解平衡。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学习要求 1、理解能量判据、熵的概念 2、利用能量判据判断反应进行的 方向 3、利用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能量判据和熵判据 &#216。又能表示平衡移动的速率—时间图象。
化学鲁科版选修4Tag内容描述:<p>1、鲁科版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三节沉淀溶解平衡【教材分析】本课题来源于高二化学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 第3章 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本课时讲述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引入溶度积,并能应用Q与Ksp的关系分析沉淀. 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能够从化学平衡的视角对水自身的电离、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等化学平衡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继续用平衡的观点研究新的一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本节教材按照由简到繁、逐步递进的原则构建。首先分析单一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行为,建立起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引入描。</p><p>2、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学习要求 1、理解能量判据、熵的概念 2、利用能量判据判断反应进行的 方向 3、利用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能量判据和熵判据 生活中的自发过程 (1)自然界中水由高处往低处流,而不会自 动从低处往高处流; (2) 铁器暴露在潮湿空气中会生锈;这些过 程都是自发的,其逆过程就是非自发的。 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将向何方发展, 我们非常清楚,因为它们有明显的自发 性其中是否蕴藏了一定的科学原理 ? 化学反应中的自发过程 (1)甲烷燃烧: C。</p><p>3、专题讲座(四)化学平衡图象的常见类型及解题方法1常见类型。(1)速率时间图象(vt图象)。既能表示反应速率的变化,又能表示平衡移动的速率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图象分析。图A:a.t0时,反应由正反应开始;btt1时,在改变条件的瞬间,v(正)变大,v(逆)不变;ctt1时,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随后又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图B:a.t0时,反应由正反应开始;btt1时,v(正)、v(逆)在改变条件时同时增大;ctt1时,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随后又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或增大压。</p><p>4、章末检测试卷(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对于反应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0、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B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汽车排气管中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产生尾气的反应方向C反应CaCO3(s)=CaO(s)CO2(g)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D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Mg(l)Cl2(g)的H0、S0答案D解析A项,H0、S0,则G0,任何温度下反应都能自发进行,错误;B项,使用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p><p>5、模块综合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叙述错误的是()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涵着大量的能量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被人类利用D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答案D解析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某些吸热反应如由焦炭制水煤气等是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反应。考点能源题点能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2(2018邯郸一中质检)全世界每年钢铁因锈蚀造成大量的损失。某城拟用如图方法保护埋在酸性。</p><p>6、章末检测试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8大同第一中学期末)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2SO2(g)O2(g)2SO3(g)为放热反应,则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B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kJmol1,则20.0gNaOH固体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D已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则H1H2答案B解析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2m。</p><p>7、微型专题重点突破(四)核心素养发展目标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弱电解质的电离及其平衡,酸碱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并能多角度分析各类平衡的移动。建立思维模型,并运用模型解答相关问题。一、弱电解质的识别与判断例1下列事实一定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常温下NaNO2溶液的pH大于7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HNO2和NaCl不能发生反应0.1molL1HNO2溶液的pH2.1NaNO2和H3PO4反应,生成HNO20.1molL1HNO2溶液稀释至100倍,pH约为3.9ABCD全部答案C解析中证明NO能水解,证明HNO2为弱酸。中未指明浓度,也没有参照物,不。</p><p>8、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五)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熟知水溶液中存在的三大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并能根据三大平衡的移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思维模型,并运用模型解答相关问题。一、沉淀的生成、溶解与转化例1已知常温下:Ksp(AgCl)1.81010mol2L2,Ksp(Ag2CrO4)1.91012mol3L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gCl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Ksp比在纯水中的Ksp小B已知Ksp(AgBr)<Ksp(AgCl) ,故AgBr不可能转化为AgClC将0.001molL1的AgNO3溶液滴入0.001molL1的KCl和0.001molL1的K2CrO4溶液中先产生Ag2。</p><p>9、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 第2课时,复习提问: 1、请你描述PbI2固体的溶解平衡。 2、写出PbI2的沉淀溶解方程式,并写出它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 3、 Ksp反映了难溶的电解质在水中的( ),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的Ksp越小,越( )。 Ksp数值大小与( )和( )有关,与( )无关。,PbI2(s) Pb2+ + 2I- Ksp =Pb2+I-2,溶解能力,难溶,难溶电解质的性质,温度,沉淀量,Pb2+和I-的沉淀速率 与PbI2固体的溶解速率 相等时达到平衡状态,第2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学习目标: 1、能结合典型实例,运用平衡移动的一般原理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转化过程。</p><p>10、微型专题3化学平衡 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 限度与速率 学习目标定位 1 学会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方向的判断 2 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表示方法及应用 3 学会化学平衡的计算方法 4 掌握图像与等效平衡的分析方法 一 化学平衡及其移动 1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例1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 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 表明反应A g 2B g C g D g 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混合气体的压强 混合气。</p><p>11、第三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池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 选择题 每小题5分 共45分 1 镁电池毒性低 污染小 电压高而平稳 它逐渐成为人们研制绿色电池的关注焦点 其中一种镁电池的反应原理为xMg Mo3S4MgxMo3S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 Mo3S4发生氧化反应 B 放电时 正极反应为Mo3S4 2xe Mo3 C 充电时 Mg2 向阳极迁移 D 充电时 阳极反应为xM。</p><p>12、化学反应的方向 TiO2 s 2Cl2 g TiCl4 l O2 g TiCl4 l Mg s Ti s MgCl2 s 2H2 O2 2H2O Zn CuSO4 ZnSO4 Cu 2H2O2H2 O2 6CO2 6H2OC6H12O6 6O2 Pt CaCl2 Na2CO3 2NaCl CaCO3 C6H12O6 6O2 6CO2 6H2O 在一定温度 压强下 不借助 光 电能等 外部力量既能进。</p><p>13、化学反应的方向 郭启铭 生活中的自发过程 请输入标题 自发 不需要外界的作用而主动进行 自发过程 在温度和压强一定的条件下 不借助光 电等外部力量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汽车尾气主要含有 氮氧化物 碳氢化合物 一氧化碳 可吸入颗粒物 人们提出通过以下反应来处理尾气 2NO g 2CO g N2 g 2CO2 g 你能否判断这一方法是否可行 请输入标题 Loremipsumdolorsitamet c。</p><p>14、高山流水 冰雪融化 花开花谢 自发过程和非自发过程 自发过程 自然界中水总是从高处往地处流 电流总是从电位高的地方向电位低的地方流动 室温下冰块自动融化 墨水扩散 食盐溶解于水 自发反应 镁条燃烧 Mg s O2 g MgO s 酸碱中和 H OH H2O铁器暴露在潮湿空气中会生锈 3Fe s 3 2O2 g Fe2O3 s 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就燃烧 CH4 g 2O2 g CO2 g。</p><p>15、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 限度与速率 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 一自发反应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无需外部力量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 一定温度T和压强P 引发反应 外部力量 持续作用使进行的过程 生活中的自发过程 水往低处流 室温下冰的融化 自然界中发生的过程 体现了自发变化的方向性 1 趋向于使自身能量更低 能量越低越稳定 2 趋向于使有序变为无序 体系混乱程度增大 3 自发过程的特点 1 具有单向性 有一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