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四课件
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联想●质疑 化学反应中常伴随有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为什么有能量变化。这就是H2的燃烧热。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Zn+ 2H+ = Zn2+ + H2↑。金属的腐蚀和保护。金属的化学腐蚀。会发生原电池反应。
化学选修四课件Tag内容描述:<p>1、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联想质疑 化学反应中常伴随有能量变化,结合前面知识思考: 1、化学反应中为什么有能量变化? 3、例举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应用. 化学反应中释放与吸收能量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这就 需要一个化学量来定量描述研究反应热 2、哪些反应是放热反应?哪些反应是吸热反应? 4、如何定量描述一个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5、用什么方法可以准确地测量这些热量? 6、通过理论方法如何计算这些热量? 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能量的变化,其中 大部分都是热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包括两个过程:打断旧键和形 成新键,。</p><p>2、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实验中学 高二化学备课组,2019年5月20日星期一,中和热 燃烧热 能源,2,一、燃烧热,例2:实验测得101kPa时1molH2完全燃烧放出285.8 kJ的热量,这就是H2的燃烧热。 H2(g)+1/2O2(g)=H2O(l) H=285.8 kJ/mol,例1:实验测得101kPa时1molC完全燃烧放出393.5 kJ的热量,这就是C的燃烧热。 C(s)+O2(g)=CO2(g) H=393.5kJ/mol,3,一、燃烧热,1.燃烧热的的概念: 在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为什么指定温度和压强?,生成物不能继续燃烧,C - CO2 (g) S SO2 (g) H H2O(l),单位: kJ/mol。</p><p>3、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2019年7月6日星期六,高二化学备课组,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学习目标,H,E(生成物的总能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分子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 E (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我们已经认识了反应热,那么如何在化学方程式中正确反映其热量的变化?,二、热化学方程式,什么是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思考 交流,与化学方程式相比,热化学方程式有哪些不同? 正确书写热化学。</p><p>4、第三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原电池,实验现象:,锌片上有气泡产生 而铜片上没有,实验现象:,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Cu片上有气泡产生,失,得,Zn2e- Zn2+,2H+ 2e- H2,负极,正极,Zn+ 2H+ Zn2+ + H2,有气体产生,Zn片溶解,一、原电池 1 定义:,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第三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原电池,实验现象:,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Cu片上有气泡产生,(1),(2),2、原电池工作原理,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较活泼金属(负极)通过外电 路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正极) 。,二、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可以),(可以),(可。</p><p>5、高中化学精品课件 选修 4,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 5 课时 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本节知识目录,学习目标定位,1.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典型图像,学会化学平衡图像题的分析解答方法。 2.知道等效平衡的含义,学会等效平衡的分析判断方法。,学习重难点:,等效平衡的分析判断方法。,知识回顾,温故追本溯源推陈方可知新, 压强: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缩小的方向移动, 浓度:增大反应物(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反应方向移动。</p><p>6、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第三节 电解池,【复习回顾】,想一想: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 原电池的电极如何判断?,写一写: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负极:,正极:,电池总反应:,Zn 2e- = Zn2+,Cu2+ 2e- = Cu,Zn+Cu2+ = Zn2+Cu,CuCl2溶液,联想*质疑,如果把两根石墨棒作电极插入CuCl2 溶液中,外接直流电源,这还是原电池装置?,CuCl2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变化,分解生成了Cu和Cl2,实验4-2:用惰性(石墨)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阴极,阳极,氯 气,铜,CuCl2溶液,有气泡,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 湿润的KI-淀 粉试纸变蓝,碳棒上有一层红色的物质析出,。</p><p>7、本章小结 1 如何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遵循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六点 1 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 并用 空格 隔开 若为放热反应 H 为。</p><p>8、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 电解质 2 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包括酸 碱 盐 水 大多数金属氧化物 如 NaCl HCl CH3COOH MgO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时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包括多数有机物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如 CH3CH2OH CO2 SO2 二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 强电解质 2 弱电解质 能完全电离的电解。</p><p>9、化学电源 第二节 几种常见电池和新型电池 干电池 普通锌 锰电池 碱性锌 锰电池蓄电池 铅蓄电池 镍 镉可充电电池 银锌钮扣电池等锂电池 新型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 甲烷燃料电池 熔融盐燃料电池等 普通锌锰电池 碱性电池 镍镉电池 小型高性能燃料电池 镍氢电池 纽扣电池 索尼数码相机锂电池 化学电池分类 电池中的反应物质进行一次氧化还原反应并放电之后 就不能再次利用 又称充电电池或蓄电池在放电后经。</p><p>10、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12345 12345 12。</p><p>11、第二节化学电源 一 二 一 二 一 二 一 二 一 二 一 二 一 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 123456 1。</p><p>12、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 限度与速率 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 一自发反应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无需外部力量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 一定温度T和压强P 引发反应 外部力量 持续作用使进行的过程 生活中的自发过程 水往低处流 室温下冰的融化 自然界中发生的过程 体现了自发变化的方向性 1 趋向于使自身能量更低 能量越低越稳定 2 趋向于使有序变为无序 体系混乱程度增大 3 自发过程的特点 1 具有单向性 有一定。</p><p>13、金属腐蚀和保护,1,2,金属阳离子,e-损失,氧化反应,金属腐蚀类型,化学腐蚀,电腐蚀,氢腐蚀,氧腐蚀(普通),金属原子,金属腐蚀的本质:3,金属腐蚀:第二,金属的腐蚀和保护,金属的化学腐蚀:对金属接触的物质直接产生化学反应,使其腐蚀。特征:简单反应,金属和氧化剂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跃的金属失去电子,氧化的腐蚀。钢表面形成的小。</p><p>14、新课标选修四第二节电解池(四课时),已知:1molNa在氯气中燃烧放出411kJ的热量,试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联想*质疑,金属钠是在1807年通过电解氢氧化钠制得的,这个原理应用于工业生产,约在1891年才获得成功。1921年电解氯化钠制钠的工业方法实现了。由于金属钠在现代技术上得到重要应用,它的产量显著地增加。目前,世界上钠的工业生产多数是用电解氯化钠的方法,少数仍沿用电解氢氧化钠的方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