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湖北省宜昌市高中语文[编号:20576233]
湖北省宜昌市高中语文
拿来主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杂文特点2掌握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及几种论证方法因果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过程与方法体会鲁迅杂文幽默犀利的语言特色以及讽刺反语手法的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短文三篇学习目标1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2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湖北省宜昌市高中语文Tag内容描述:<p>1、拿来主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杂文特点 2 掌握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及几种论证方法 因果论证 类比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过程与方法 体会鲁迅杂文幽默犀利的语言特色以及讽刺 反语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p><p>2、短文三篇 学习目标 1 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 2 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 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并和同学交流切磋 共同提高 预习新知 一 导入新课 二 文常过关 1 作者简介 1 蒙田 15。</p><p>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清作者思路 体会本文思路清晰 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对 爱 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并尝试将感性的体验与理性的思考相结合 情感目标 认识父母之爱的。</p><p>4、苏武传 一 学习目标 1 把握历史事实 理清文章脉络 2 分析人物性格 重点剖析传主的性格特征 体会传主的人格魅力 3 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技巧 4 对传主的功过得失和价值意义进行讨论 评价 二 学习重点 1 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体会传主的人格 精神 2 评价传主的功过和价值 三 过程 课前预习 运用古汉语工具书 结合课文注释 通读课文 理解文章大意 1 写出下面汉字的拼音 厩 且 鞮 侯 单。</p><p>5、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及生平 了解故事写作背景 2 掌握基础文言知识 3 疏通文意 能复述文本相关情节 学习重难点 掌握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及词类活用 学法指导 1 结合课下注解自读文本 把重点注解标注在课本文本中 2 记下自读不通 不懂之处 以待课堂上询问老师 3 自学完成基础知识部分 4 复述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课前预习 一 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 生于公。</p><p>6、辛弃疾词两首 学习目标 1 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思想 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 吟咏诗韵 感受辛弃疾的豪放词中体现的英雄情怀 3 背诵两首词 知识准备 1 知人论世 辛弃疾 南宋词人 字幼安 号稼轩 山东历城人 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 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 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 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 收复失地 因此 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 统一中原的奋斗 自符离之战失败后 南宋王朝一战丧胆 甘心纳贡求合。</p><p>7、李清照词二首 学习目标 1 知人论世 结合作者及背景 2 想象画面 鉴赏意境 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诗人所描绘的图景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3 鉴赏表达方式 修辞 用典 烘托 以动衬静 虚实结合 托物言志等 4 从炼字炼句的角度 抓重点字句鉴赏词的语言美 预习新知 一 导入新课 二 作者简介 一 李清照 1084 约1155 号易安居士 南宋杰出女词人 山东济南人 婉约词宗 与济。</p><p>8、苏轼词两首 学习目标 1 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 诵读吟咏 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 学习品析 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胸怀 3 学习怀古诗把写景 咏史 抒情结合在一起 情景交融的写法 知识准备 一 作者简介 1 生平 苏轼 1037 1101年 字子瞻 号 东坡居士 北宋眉州眉山 即今四川眉山 人 是宋代 北宋 著名的文学家 书画家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 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 世称 三。</p><p>9、张衡传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范晔的生平和 后汉书 的情况 疏通课文大意 归纳文言知识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使学生对张衡有深入全面的认识 能力目标 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在学生对课文获得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开展思维活动 做到 形散而神不散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 作者与作品简介 可先让学生介绍 后教师补充 范晔 南朝宋代史学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