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5.1 物体的质量 铁锤 铁钉 1.铁锤和铁钉是由什么材料做的。铁 我们把铁锤和铁钉叫做物体把铁叫做物质(即物体是由物质 组成的) 2.哪个物体含铁更多。第三章 光和眼睛 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Tag内容描述:<p>1、5.5点击新材料 一、纳米材 料 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 1nm=10-9m 纳米材料尺度: 1100个纳米 1、特点 当材料的微粒小到纳米尺寸时, 材料的性能就会发生显著变化。 黄金 黄金的纳米颗粒 2、应用 工业、农业、能源、环境保护、 医疗、国家安全等方面 将煤炭中的原子重新排列钻石 向沙子中加入一些微量元素, 并将原子重新排列 电脑芯片 土壤、水和空气 的原子重新排列 马铃薯 细胞老化时一个分子一个 分子地制造出来新细胞 生命无限延长 二、超导材料 1、特点 当温度降到一定时,材料的电阻变为零 的特性称为超导体 2、应用 前景广大,若用来输。</p><p>2、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内容 磁性 与磁 体 物体具有吸引铁铁、钴钴、镍镍等物质质的性 质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地球 就是一个大磁体 磁极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一个磁体 有两个磁极,总总是成对对出现现,分别为别为 南极(S)和北极(N);指南的磁极叫 作南极,指北的磁极叫作北极 物质的磁性 内容 磁极间间的 相互作用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磁性物质质 的应应用 指南针针、录录音机、磁盘盘、磁卡、磁带带 、磁悬悬浮列车车等 内容 知识识解读读 (1)铁铁、钴钴、镍镍及。</p><p>3、5.4认识物质的一些物 理属性 教学目标 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 。 2、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 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能根据属性、用途对物 质进行分类。 3、学会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去认识物质的一些属性 ,在参与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和实验的兴趣 和习惯、认真细心的品质、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郑 州 二 七 纪 念 塔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物质的磁性 古代的指南针司南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磁带能将声音和图像记录并保存下。</p><p>4、5.1 物体的质量 铁锤 铁钉 1.铁锤和铁钉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铁 我们把铁锤和铁钉叫做物体把铁叫做物质(即物体是由物质 组成的) 2.哪个物体含铁更多? 铁锤 即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 观察图片,回答问答 自行车轮胎 汽车轮胎 1.以上两幅图物体的名称是什么? 自行车轮胎、汽车轮胎 2.它们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橡胶 3.它们哪个用的橡胶多? 汽车轮胎 1.以上两个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 木头 2.哪个用的木头多? 桌子 物理学中的质量与日常生活中说的“质 量”的意义是否相同?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 “质量”来表 示工作的好坏、产品的优劣 不同。</p><p>5、第一节 物体的质 量 特快专递按信件质量计算邮费 二、质量 问题:什么叫质量? 铁钉、铁锤、玻璃杯, 教室中的桌子、椅子 等。指出这些东西我们都把它叫做物体。 讨论:铁钉、铁锤都是由铁制成, 玻璃杯由玻璃制成,桌子、椅子由木材制成。 铁、玻璃、木材等我们都把它们 叫做物质,物体由物质构成。 让学生比较铁钉和铁锤;大小玻璃杯; 课桌和课椅除了形状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 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已有的“东西有多少”的 知识,引导学生认识铁锤比铁钉含的铁多;大 的玻璃杯比小的玻璃杯含的玻璃多,课桌比橙子 含的木材多,从而概括出物体中含物。</p><p>6、点击新材料 新材料之一: 纳米材料 、纳米定义:纳米是长度单位, nm10-9 m 即:十亿分之一米 、当材料的微粒小到纳米尺寸 时,材料的性能就会发生显著变 化如: 黄金在正常情况下呈金黄色,而它的纳 米颗粒却变成了黑色,且熔点显著下降. 新材料之二: 超导材料 一、超导材料: 是一种电阻为零的材料 二、超导的发现 三、超导材料的应用: 、利用超导零电阻特性实现 远距离大功率输电可无损耗输 送强电流。 、超导材料种类多,应用广 泛。如: 超导电流引线 高温超导列车 高温超导磁体 、超导磁悬浮列车: 用超导实现交通工 具的无摩擦运行。。</p><p>7、第一章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km m 10 dm 10 cm 10 mm um 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除,大单位换小单位用乘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平行)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p><p>8、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检测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以上说法都对2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高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最合适()A量程3m,分度值1mm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30cm,分度值1mmD量程15cm,分度值0.5mm3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p><p>9、内装订线内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p><p>10、第三章 光和眼睛 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一定要在同一高度.,巧记乐背,一倍焦距分虚实, 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在焦点外, 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在焦点内, 物远像远像变大.,例1 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3-6-1所示,其中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图3-6-1 (1)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 cm刻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缩小,(2)小。</p><p>11、3.7.2 光学仪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和主要组成和基本原理。过程与方法:1、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通过两个透镜的组合,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2、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试验。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两个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情况以及原理。显。</p><p>12、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的概念。(2)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3)实验时能够正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能够利用光具座进行实验。【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认识凸透镜成像的条件及特点。(2)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并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来强化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的探索,增强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积极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2)通过实验结果的交流,注意培。</p><p>13、密度 密度知识的应用,复习课,物质的密度,1.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密度的公式:,m,v,其中:,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3.密度的单位,m,v,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为 千克(kg),体积的单位为 立方米(m3),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为 千克米3,单位符号为 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克厘米3 (gcm3),4.物理意义,水的密度: 1.0103 kgm3,物理意义是:,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 kg,1.0103 kgm3 = gcm3,1.0 103 kgm3 ,1 m3,1.0 103 kg,1106 g,1 gcm3,1106 cm3,1,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p><p>14、3.6.2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能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有关现象。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教学难点】: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归纳法、讲练法.【教具】: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火柴、【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像与虚像的区别练习:(1)、在“研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实验中,用粉笔在桌面上画。</p><p>15、1.2 测量长度和时间一、单选题1.某同学利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 2.45cm、2.46cm、2.4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5cmB.2.457cmC.2.45cmD.2.46cm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5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40cmB.12.55cm&。</p><p>16、3.2探究光的发射规律 一、单选题1.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的颜色的光进入眼睛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D.黑字比白纸反射的本领强2.关于光的反射,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15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p><p>17、1.2 测量长度和时间,同学们: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精密定量的学科,在研究和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常需要进行测量。测量就是一种定量比较。其中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不仅物理学中测量非常重要,人的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测量。,一、基本概念:,1、单位:,为了科学地进行测量,必须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量作为比较的依据,这个标准量叫单位。,2、国际单位制(SI制):,长期以来,世界各国沿用的单位各不相同,为了便于各国相互间的科技、文化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我国于1984年宣布采用),3、长度、时间单。</p><p>18、蒙山风光,1.2测量长度和时间,物 理,八年级(上册),新余三中 李 瑶,同学们: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精密定量的学科,在研究和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常需要进行测量。测量就是一种定量比较。其中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不仅物理学中测量非常重要,人的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测量。,1.2 测量长度和时间,测量长度,一、基本概念:,1、单位:,为了科学地进行测量,必须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量作为比较的依据,这个标准量叫单位。,2、国际单位制(SI制):,长期以来,世界各国沿用的单位各不相同,为了便于各国相互间的科技、文化交。</p><p>19、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声音的强弱响度,声音不但有高有低,还有强有弱。 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做 响度俗称音量或声量。,响度,声音的强弱响度,活动1:探究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声源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_____。,越大,用波形比较振幅,甲音叉的振动的幅度小,它产生的声波经示波器显示出来,其振幅较小,响度也较小; 乙音叉振动的幅度大,它的声波显示出来的振幅比较大,响度也较大,响度的单位分贝(dB),响度还跟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小。,声音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