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教版
【课前预习】完成下面填空。三角函数的图象。2. 由函数的图象到函数。A. B. C. D.。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第二章 平面向量。一、 选择题(5分&#215。A、1 B、2 C、3。B为双曲线E的左。点M在E上。
江苏省苏教版Tag内容描述:<p>1、平面向量【课前预习】完成下面填空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从物理上的力和位移出发,抽象出向量的概念,明确向量与数量的区别,理解向量的基本概念: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1)掌握向量的加减法运算,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两个向量的和或差向量,(2)掌握实数与向量积的定义及几何意义;理解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1)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2)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向量共线的两种判定方法a()。向量垂直的两种判定方法则ab ab。</p><p>2、三角函数的图象【课前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下面填空:1“五点法”画正弦函数的简图,五个特殊点是( , )、( , )( , )( , )( , )。2 由函数的图象到函数的图象的变换方法之一为:将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得 图象,再保持图象上各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得图象,再保持图象上各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 倍得图象,最后将所得图象向 平移个单位得的图象这种变换的顺序是:相位变换 周期变换 振幅变换。若将顺序改成呢?【课初5分钟】课前完成下列练习,课前5分钟回答下列问题:1函数的振幅是;频率是,初相是;2。</p><p>3、第一章 三角函数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5分7=35分):1、化简的值是 ( )A B C D2、已知,并且是第二象限的角,那么的值等于 ( )A. B. C. D.3、已知角的终边过点P(4a,3a)(a<0),则2sincos 的值是 ( )A B C0 D与的取值有关4、已知的值 ( )A2B2CD5、化简的结果是 ( )A B C。</p><p>4、模块测试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 )A B C D2若f(cosx)cos2x,则f(sin30) 的值为 ( )A1 B C0 D3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的是 ( )A B C D已知扇形的周长是6cm,面积是2cm2,则扇形的中心角的弧度数是。</p><p>5、三角函数的性质【课前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下面填空:1 正弦函数、的定义域为 ,值域为 ,单调递增区间 。2 余弦函数的定义域为 ,值域为 ,单调递增区间 。3正切函数的定义域为 ,值域为 ,单调递增区间 。4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最小正周期T= ,的最小正周期公式是T= ;正切函数的最小正周期T= ,公式是 。 【课初5分钟】课前完成下列练习,课前5分钟回答下列问题:1 函数的周期为 函数的周期是 函数的周期为。 2的值域是____________。3函数的对称轴方程为, 函数的对称中心坐标为。</p><p>6、第二章 平面向量班级 姓名 一、 选择题(5分7=35分):1、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2、若向量,则等于 ( )A、 B、 C、 D、3、已知,且,则 ( )A、3 B、 C、0 D、4、下列命题中: 若,则或; 若不平行的两个非零向量,满足,则; 若与平行,则 ;若,则;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p><p>7、高考专题突破五 高考中的圆锥曲线问题教师用书 理 苏教版1(2015课标全国改编)已知A,B为双曲线E的左,右顶点,点M在E上,ABM为等腰三角形,且顶角为120,则E的离心率为________答案解析如图,设双曲线E的方程为1(a0,b0),则AB2a,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可设点M(x1,y1)在第一象限内,过M作MNx轴于点N(x1,0),ABM为等腰三角形,且ABM120,BMAB2a,MBN60,y1MNBMsinMBN2asin 60a,x1OBBNa2acos 602a.将点M(x1,y1)的坐标代入1,可得a2b2,e .2.如图,已知椭圆C的中心为原点O,F(2,0)为C的左焦点,P为C上一点,满足OPOF,且PF4,则椭圆C的方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