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13讲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1978年~21世纪初)。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新时期。是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第十单元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1978年至今)。
建设道路的探索Tag内容描述:<p>1、第13讲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1978年21世纪初)通史时空坐标时段特征概览总述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新时期,是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思想文化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重大。</p><p>2、第13讲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1978年21世纪初)通史时空坐标时段特征概览总述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新时期,是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思想文化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重大。</p><p>3、第十单元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1978年至今)单元综合提升专题一新中国经济体制的调整1.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1)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2)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3)结果: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加快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p><p>4、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必 修 二,单 元 整 合,历史时空,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变动,归纳拓展,2.世界历史上三大经济发展模式,社会主义改造是20世纪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通常被看作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近年来,随着单一公有制经济被突破,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观点一 基本肯定社会主义改造 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尽管存在一。</p><p>5、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必 修 二,第23讲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基 础 攻 关,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条件 (1)国民经济恢复: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 (2)总路线的提出: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社会主义________的主张。 (3)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优先发展_________。 2开始: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_______”计划。 3成就:1957年底,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工业化,重工业,一五,易混辨析 “一五”计。</p><p>6、必修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丨考纲考点分析时 间 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建立一个富强的现代化国家进行了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了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国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不断攀升。线索一: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6年)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时期。可分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9491952年)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9531956年),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一五”计划、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等。线索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195619。</p><p>7、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1“此后2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的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开始奠定。”上述评价主要基于南方谈话( ) A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 B提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