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建设与祖国统一

1 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中历史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 4 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4.1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时作业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人民版必修 1 1 一、选择题 1.(2016&#183。

建设与祖国统一Tag内容描述:<p>1、1 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中历史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 4 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4.1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时作业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人民版必修 1 1 一、选择题 1(2016广州市越秀区水平调研测试)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新中国在建国模式上的 创新选择是( ) A独立建国 B协商建国 C选举建国 D立宪建国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独立建国”与题干要求“建国模式的创新选择”不符,故 A 项错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为开国大典的召开做了充分的筹备工作, 其代。</p><p>2、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第7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p><p>3、课 时 限 时 训 练 高 考 三 大 能 力 培 养 高 考 主 题 知 识 串 讲 学 科 两 大 素 养 讲 练 美国 苏联 和平外交 社会主义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双边关系 基本准则 印度支那 大国身份 殖民主义 求同存异 美国 双重代表权 26 乒乓外交 基辛格 中美关系 田中角荣 不结盟 对外开放 多边外交 上海五国机制 结伴而不结盟。</p><p>4、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1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党的总任务是()A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B革命胜利后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C向社会主义社会和工业化国家转变D确定国体为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党的总任务是使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答案:C2每周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历史上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七。</p><p>5、第10练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1.(2018福建福州质检)“一五”计划编制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的任务目标分别为14.7%和4.3%,而实际工农业年均增长分别为18%和4.5%。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编制()A.谨慎并留有余地 B.背离当时的国情C.忽视了农业建设 D.深受苏联的影响2.(2017海南七校联盟联考)新中国成立初期某一时期“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经济效益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比较协调。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由此,可以推测出当时中国()A.经。</p><p>6、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程标准: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认识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高考大纲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人民政协、开国大典 2、民主政治制。</p><p>7、课时规范练9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选择题1.(2018重庆三模,31)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A.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B.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C.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意味着人民当家做主新时代的到来答案A解析在重大节日突出“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使之“合法化、神圣化”,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故A项正确;B、D两项的标志是19。</p><p>8、寒假训练07现代中国的建设与祖国统一1【2018高考卷1】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1【2019湖北省联考】近代以来美国为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采用三权分立,而新中国成立创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却规定实行议行合一。这主要由于()A人民在国体中的地位不尽相同B国情及文化和价值理念的不同C不同阶级革命的结果必然不同D经济基础要与。</p><p>9、主要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六单元,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经历了三个时期:,初建时期:1949.1020世纪60年代 (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曲折时期:19661976文革时期 (民主与法制遭破坏),重建与完善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民主法制不断规范与健全),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体系,结构,特色,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初建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初步建立社会。</p><p>10、单元质检四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河北张家口期中,1)欧文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新和谐公社”,吸引了国内许多著名学者或专家,连当时著名的科学家威廉麦克留尔、经济学家和博物学家约西亚华伦等人也纷纷前来,热情参与“新和谐公社”的建设。以至于除赞成者对之大加赞扬外,连反对者也连声感叹。据此可知()A.“新和谐公社”符合社会现实B.人们对民主、平等充满渴望C.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已暴露D.空想社会主义得到广泛支持答案B解析“新和谐公社”是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p><p>11、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自我小测1“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了严重的践踏,主要表现在()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国家的法律形同虚设党的各级组织遭到破坏党内的民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A BC D2为“民告官”提供了法律保证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民法B宪法民事诉讼法C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D刑法民法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是()A基层民主选举 B人民代表大会C“依法治国” D政治协商4下列职务由居民或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是 ()居委会主任居委会副主任村委会主任村委会副主任A B C 。</p><p>12、第25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上指出,政府的工作重点将是如下内容。该会议()工作重点(一)肃清反动派的残余,镇压反动派的捣乱。(二)尽一切可能用极大力量从事人民经济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同时恢复和发展人民的文化教育事业。A.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思想基础B面临筹备建立新中国的重大问题C宣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D在探索经济建设上取得初步成果2(2018重庆市四模,30)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召集政治协商会议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一切条件,均已成熟。一切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都站在我们。</p><p>1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六单元,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学习目标,内容索引,基础落实,壹,1.“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 (1)思想上:党内指导思想上出现严重的__________错误。 (2)主观上: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 (3)客观上:林彪、江青等别有用心,乘机兴风作浪。 2.“文化大革命”践踏民主法制的表现 (1)践踏人权:揪斗、迫害党政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如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造成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2)破坏法律: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p><p>14、4 10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调研试题1 热点考题 对点即练 高考真题 1 2014江苏卷 1953年6月24日 人民日报 报道 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 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 哪有妇女的选举权 今后大家有什。</p>
【建设与祖国统一】相关PPT文档
【建设与祖国统一】相关DOC文档
2020版高考历史复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民版.docx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寒假训练07现代中国的建设与祖国统一.docx
高考历史复习考点知识针对练第25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4.10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调研试题1.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