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 第二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掌握给水系统所需水压和水量的计算方法。给水系统所需水压和水量的计算方法。第2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给水系统所需水量。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Tag内容描述:<p>1、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 第二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第二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目的要求:掌握给水系统所需水压和水量的计算方法,以及贮水池,水箱的设计计算,能够正确选用气压给水设备。认识水质回流污染的现象,能够有效预防水质回流污染。重点:给水系统所需水压和水量的计算方法。 难点:建筑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以及水箱安装高度的计算方法。教学课时:6课时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2.1 给水系统所需水压室内给水系统所需压力,应该能将所需的流量输送至建筑物内最不利点(最高最远点)的配水龙头或用水设备处,并保证有足够的流。</p><p>2、课前复习: 1、增压设备:水泵抽水方式,两种 2、水泵震动及预防:a. 对噪声源选低噪音水泵 b. 基础固体传振主要通道:橡胶隔振垫c. 管道固体传振第二通道:吸、压水管设可曲挠接头d.支吊架固体传振第三通道:弹性支吊架e. 隔振为主,吸声为辅,在建筑上采取隔声、吸音措施,如双层门窗、墙面,顶棚设多孔吸音板 3、贮水池的设计:资料不足时,生产(生活)调节水量可以按不小于建筑日用水量的20%-25%计算。 4、生产(生活)、消防共用水池应有消防水平时不被动用的具体措施。 5、吸水井容积应不小于最大一台泵3min的出水量。 6、水箱的结。</p><p>3、课前复习: 1、增压设备:水泵抽水方式,两种 2、水泵震动及预防:a. 对噪声源选低噪音水泵 b. 基础固体传振主要通道:橡胶隔振垫c. 管道固体传振第二通道:吸、压水管设可曲挠接头d.支吊架固体传振第三通道:弹性支吊架e. 隔振为主,吸声为辅,在建筑上采取隔声、吸音措施,如双层门窗、墙面,顶棚设多孔吸音板 3、贮水池的设计:资料不足时,生产(生活)调节水量可以按不小于建筑日用水量的20%-25%计算。 4、生产(生活)、消防共用水池应有消防水平时不被动用的具体措施。 5、吸水井容积应不小于最大一台泵3min的出水量。 6、水箱的结。</p><p>4、第2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第2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给水系统所需压力,2-1,给水系统所需水量,2-2,给水设计秒流量,2-3,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2-4,增压和贮水设备,2-5,给水系统所需供水压力(如图):H。</p><p>5、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教案 第二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 第二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 目的要求 掌握给水系统所需水压和水量的计算方法 以及贮水池 水箱的设计计算 能够正确选用气压给水设备 认识水质回流污染的现。</p><p>6、第2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 1 根据卫生器具用水要求对其规定了单位时间的出水量 即额定流量 并以 L s作为1个给水当量 A 0 1 B 0 2 C 0 3 D 0 33 2 所谓卫生器具配水龙头的流出水头指出流控制龙头处所需的 A 出口。</p><p>7、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2 1给水系统所需压力2 2给水系统所需水量2 3升压 贮水设备2 4给水设计秒流量2 5建筑给水管道的设计计算2 6水质污染及水质防护措施 2 1给水所需压力 一 室内给水系统所需压力 见图2 1 流出水。</p><p>8、第2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 第2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 给水系统所需压力 2 1 给水系统所需水量 2 2 给水设计秒流量 2 3 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2 4 增压和贮水设备 2 5 给水系统所需供水压力 如图 H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所需的压力 kPa H1 引入管起点至最不利点的静压差 kPa H2 计算管路的沿程与局部压力损失 kPa H3 水表的水头损失 kPa H4 最不利点的最低工作压。</p><p>9、1.用水定额 用水定额是指,用水对象单位时间内所需用水量的 规定数值,是确定建筑物设计用水量的主要参数之一。 其数值是在对各类用水对象的实际耗用水量进行多年实测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并且考虑国家目前的经济状况以及发展趋势等综合因素而制定的,以作为工程设计时必须遵守的规范。 合理选择用水定额关系到给排水工程的规模和工程投资。,4.0概述,1.时变化系数Kh Kh (2-2),4。</p><p>10、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计算,目的: 确定管径,经济合理 求定管段水头损失,确定给水系统所需压力。,31 设计秒流量,1按卫生器具同时作用系数求定设计秒流量 其中: 适用:工业企业生活间、公共浴池、食堂、影剧院、体育场。,2按给水当量数求定设计秒流量 给水当量:以污水盆用的一般球形阀配水龙头在出流水头为2.0m时,全开流量为0.2l/s为一个给水当量。 式中:,32 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步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