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歌唱了水乡水多。1、会认读本课的生字。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9课 《蓝色的树叶》。2.学会本课的几个生字。会读多音字。2.能读出课文中的全部生字。树叶画。出示课题《树叶画》。通过学习课文。《红领巾真好》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今天我们就来一块学学这篇课文《蜘蛛织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
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Tag内容描述:<p>1、狐狸在树 林里找吃的。 他来到一棵大 树下,看见乌 鸦正站在树枝 上,嘴里叼着 一片肉。狐狸 馋得直流口水 。 直流口水 学习方法: 1、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2、划一划:用“波浪线 ”划出狐狸说 的话, 用“横线”划出乌鸦表现的句子 。 3、议一议:狐狸怎样行骗及乌鸦的表 现。(表情、动作、语言) 4、演一演:表情朗读课文。 他眼珠一转 。对乌鸦说:“亲 爱的乌鸦,您好 吗?”乌鸦没有回 答。 眼珠一转 狐狸赔着笑脸 说:“亲爱的乌鸦, 您的孩子好吗?”乌 鸦看了狐狸一眼, 还是没有回答。 赔着笑脸 狐狸又摇摇尾巴 说:“亲爱。</p><p>2、看到课题,你想说什么? “歌”是啥意思? 水乡美吗? 课文“歌”了水乡的什么? 一边看课文,一边听朗读两遍;想想刚 才提出的问题。 “歌”是啥意思? 水乡美吗? 课文“歌”了水乡的什么? “歌”是啥意思? 水乡美吗? 课文“歌”了水乡的什么? 听后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歌”是歌唱,歌咏的意思。 水乡景色美,物产美(丰),人 美(幸福)。 课文歌唱了水乡水多,船多, 歌多。 自己大声读课文几遍,长句子或难 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做到不错读,不漏 读,不重读,不打结。 给课文标上自然小节,说说每一节写了什么? 1写水乡的水。</p><p>3、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假如你离开自己的家乡几十年之假如你离开自己的家乡几十年之 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回到了自己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回到了自己 的爸爸妈妈身边,想像一下你当时的的爸爸妈妈身边,想像一下你当时的 心情会怎样?你当时看到的、听到的心情会怎样?你当时看到的、听到的 ,和想象中的相同吗?,和想象中的相同吗? 放声朗读课文,先自己拼读生字词,不懂放声朗读课文,先自己拼读生字词,不懂 的地方可以查字典或和同学讨论。的地方可以查字典或和同学讨论。 回乡偶书回乡偶书 贺知章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少小离。</p><p>4、屠格涅夫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 1883) 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世袭贵族之家。 19世纪50至70年代是屠格涅夫创作的旺盛时期,他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罗亭(1856)、贵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与子(1862)、烟(1867)、处女地(1859)。其中罗亭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克雷洛夫是俄罗斯作家,全名是伊万安德列耶维奇克雷洛夫(17691844)。 他出身于贫穷的步兵上尉家庭。1809年克雷洛夫出了第一本寓言集,获得了巨大声誉,1811年被选为俄国科学院院士。克雷洛夫十分勤奋,一生写了二百零三篇寓言,五十岁时学会古希腊。</p><p>5、锄禾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理解每行诗的意思和全诗内容,懂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学生要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3.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内容。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能背诵全诗。教学重点1.理解诗意及作者的感情。2.学会本课生字并正确背诵全诗。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每个字的意思。教学准备一幅彩色挂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题目是“锄禾”。很多同学都会背诵这首诗了,那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锄禾二、指名朗读课文。同学们认真看书。</p><p>6、青青长大了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干”,认识“革”“户”字旁;读写“姑娘”等6个词语,并初步学会运用;会区别形近字“姑故、娘粮、次欢”。2会用谁“发现(看见)”什么“就赶紧”怎么做的句式造句:会把“她穿上妈妈的鞋子打扮成大人的样子”换一种说法:“她打扮成大人的样子”3懂得什么叫做长大,会帮助爸爸妈妈和身边的人做自己能做的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生字,认识革字旁、户字头,掌握他们的写法。2.能合作自学生字,读准音,记字形,想字意,能给生字组词,选择词语说一句话。3.初读。</p><p>7、我选我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教学流程一、紧扣题目,导入全文。1板书:选 指名读,口头组词2出示课题“我选我”,要求:读好课题,3“我”就是(自己)“我选我”就是(自己选自己)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1过渡:课文是写谁自己选自己呢?让我们轻轻读读课文。要求:(1)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读通每一句话。并标上自然段段序(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反馈。(1)认读词语劳动委员 补。</p><p>8、寓言简介寓言是一种用比喻性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的文学作品,大都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含有讽刺意义和教育意义。寓言最基本的特征是主题有寄寓性。它总是寓深刻复杂的道理于浅显简单的故事之中。例如守株待兔的故事,它不仅仅在于说明用什么方法可以逮住野兔,而更在于通过这样一个故事,讲出一个普遍而又抽象的道理:如果把事物发展的偶然性当成必然性,一味期待着这种偶然性的再次出现,结果必定一无所得。有些讽刺性的寓言可能一眼看不出有什么寓意,但是经过思索就会感到其中有普遍而深刻的含义。寓言的主人公常常是人,也有的是动植物。。</p><p>9、一株紫丁香一、创设情景,让生走进文本在教学一株紫丁香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教师工作的辛苦,我让学生先欣赏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那优美的歌声,那纯朴的情感,将学生带到了灯光下老师的窗前。我紧扣此景追问:夜深人静,只有紫丁香陪伴在老师窗前。小朋友,如果你就是这株紫丁香,此时,你会对老师说些什么?为老师做些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争相发言:“老师,很晚了,您睡觉吧!”“老师,您快歇一歇,明天再批吧!”“老师,你早点休息,明天还要为我们上课呢!”“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您累了,赶快洗个热水澡,早点。</p><p>10、一株紫丁香教材分析: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诗中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热爱和尊敬,是一首师生情谊的颂歌。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重难点: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师生之间深厚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近老师窗前;2出示紫丁香图片,老师讲解;3看着美丽的紫丁香,学生练习说话;4出示。</p><p>11、回乡偶书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偶鬓衰三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忧伤之情。二、教学重难点: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时数: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1、介绍背景。(出示课件插图)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老爷爷,他的名字叫贺知章,这位老爷爷啊活了85岁,相传在他十岁的时候,就和父亲离开了家乡去求学,离开家乡后,和父亲两人生活十分艰。</p><p>12、课题小鸟和牵牛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10个生字。,读准“蒙蒙亮”、“蔓儿”、“冲”等难读的字词。能力目标3.体会小鸟生病的心情及牵牛花努力帮助的艰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情感目标.体会小鸟生病的心情及牵牛花努力帮助的艰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牵牛花、凤仙花及小草等几种植物的生长特点,体会朋友之间互相关心的真挚感情。重点品析“一动不动”、“缠”等词语,挖掘内涵,读出情感。体会牵牛花为关心小鸟做出的牺牲,感受友情的伟大。难点。</p><p>13、课题纸船和风筝课时2课时 课前预习及教学准备课前预习:一、读1一读标出段落序号,画出生字新词并认读。2二读要读正确,读通顺。3同桌或家长检查读。二、写1将生字新词写3遍,感觉难写的字词可多写两遍。三、想初读课文,体会当朋友间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容忍和谅解 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四、问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并试着找同伴解决。五、搜1风筝、纸船实物或图片。2朋友间友谊的小故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风筝、纸船、头饰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p><p>14、我选我一、教材简析:本文通过记叙班级中干部改选的故事,表现了同学间相互学习和热爱班级的精神与情感。课文的语言非常简单,但把一件事情写得清清楚楚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如何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清楚一件事。同时,可以结合班级里改选干部的实际情况,来增强对课文内容与情感的体会。二、教学目标: 1、会写10个生字,会认8个认读字。2、能独立阅读短文,抓住短文中的重点句子回答相关的问题。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和学习王宁的自信和同学之间互相学习的精神品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并会用同一个意思可。</p><p>15、赠汪伦【设计特色】1、围绕主题教学,发散学生思维;2、进入人物心灵,体会人物情感。【课时目标】1、读出古诗中的感激之情,会背诵古诗。2、明白“踏歌声”、“忽闻”、“深千尺”、“不及”等词语,了解古诗大意;3、感受依依惜别之情,体会友情的珍贵。【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出诗中的感激之情,能结合注释理解诗意,会背诗。【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想象李白与汪伦离别时的情景,丰富人物形象。【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师: 这节课咱们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做(师指着板书生读)赠汪。</p><p>16、风娃娃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教学手段: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教学策略: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自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对“风”这种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教学资源:生字词卡片、课件教学活动:一、激趣导入。1.今天,老师先给大家。</p><p>17、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目标:1、会认读本课的生字,了解蒲公英、苍洱、石榴、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的的朗读课文,并培养学生读懂词句的能力。3、渗透热爱大自然的教育,使学生初步感受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对植物产生兴趣,热爱大自然。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读懂词句的能力。教学准备:实物:苍耳、豌豆;图片:蒲公英、苍洱、石榴、豌豆、豆荚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电脑出示图片:蒲公英、苍洱、石榴、豌豆谁认识这些植物?你对他有多少了解呢?谁能给。</p><p>18、风娃娃一、说教材分析:风娃娃是人教版第四单元第16课,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二、说学习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本课的第二课时。这节课以读为主,以读定教,通过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情朗读,从而体会文章所蕴涵的道理。学生自读课文,找出风娃娃做了哪些事情?并且从课文中找出重点词句。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采用多种手段感受阅读的兴趣,力求使每。</p><p>19、蓝色的树叶一、 激趣导入:师:同学们请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生:一片蓝色的树叶师: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这片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生:真有意思,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蓝色的树叶,这是怎么回事?师: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小朋友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生:想师: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9课 蓝色的树叶,一齐读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过渡语)要想知道蓝色的树叶是怎么回事,我们首先得过四道关,只要同学们动动小脑筋,顺利地闯过这四关,很快就会找到答案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