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认识和度量
角的认识和度量。1、经历从具体事物中找角、认识角。用已有的经验和测量方法比较两个角大小的过程。用已有的经验和测量方法比较两个角大小的过程。2、认识表示角的符号。2、认识表示角的符号。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教学目标。【知识点二】比较两个角的大小。2、比较∠1和∠2的大小。2、射线有( )个端点。
角的认识和度量Tag内容描述:<p>1、角的认识和度量,1、经历从具体事物中找角、认识角,用已有的经验和测量方法比较两个角大小的过程。 2、认识表示角的符号“”,会读、写角;能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感受测量工具的科学性。,教学目标,观察下图,说一说每幅图是什么。,找出下面各图中的角。,1,记作:1。,读作:角1。,记作:ABC或B。,读作:角ABC或角B。,A,B,C,比较下面两个角的大小。,1,2,说一说你的做法。,要准确知道两个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测量,这样既方便,又准确。“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1,认识。</p><p>2、角的认识和度量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042页。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事物中找角、认识角,用已有的经验和测量方法比较两个角大小的过程。2、认识表示角的符号“”,会读、写角;能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感受测量工具的科学性。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40页比较大小的两个角复印在一张纸上,每人1份。教学方案: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一、认识角1、教师提出关于角,你都知道什么?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机会。复习已有的知识,为进一步认识角做准备。师:同学们,我们以前认识过。</p><p>3、角的认识和度量综合习题【知识点一】角的认识1、下面的图形中是角的有( )。【知识点二】比较两个角的大小2、比较1和2的大小。3、选择。(1)角的大小与( )有关。A. 角的两条边的长短B. 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C. 角的两条边的长短及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2)一个角的两条边的长度都扩大3倍,这个角的度数( )。A. 不变B. 扩大3倍C. 缩小3倍【知识点三】认识量角器及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4、填空。(1)要准确知道角的大小,可以用( )测量。( )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 )表示。(2)测量角的度数时,使角的( )与量角器的( )。</p><p>4、角的认识和度量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042页。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事物中找角、认识角,用已有的经验和测量方法比较两个角大小的过程。2、认识表示角的符号“”,会读、写角;能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感受测量工具的科学性。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40页比较大小的两个角复印在一张纸上,每人1份。教学方案: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一、认识角1、教师提出关于角,你都知道什么?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机会。复习已有的知识,为进一步认识角做准备。师:同学们,我们以前认识过。</p><p>5、第3课时 角的认识和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4042页。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事物中找角、认识角,用已有的经验和测量方法比较两个角大小的过程。 2、认识表示角的符号“”,会读、写角,能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感受测量工具的科学性。 教学重点: 1、认识表示角的符号、角的表示方法、书写方法和读法。 2、认识量角器并用量角器测量角。 教学难点:用量角器测量开口向左、向右的角。 教学准备:量角器、课件、折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问题1、角由什么组成? 问题2、两条边是线段?。</p><p>6、角的认识和度量 看谁做得有对又快1 线段有 个端点 2 射线有 个端点 3 直线 端点 4 经过一点可以画出 条射线 两 一 没有 无数 课前复习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 这两条射线是角边 从一点画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 这两条射线是角的边 顶点 边 边 1 记作 读作 记作 读作 1 角1 ABC 角ABC 1 记作 或记作 读作 读作。</p><p>7、角的认识和度量,看谁做得有对又快 1、线段有( )个端点。 2、射线有( )个端点。 3、直线( )端点。 4、经过一点可以画出( )条射线 。,两,一,没 有,无数,课前复习,看谁分的对,从一点画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 这两条射线是角的边。,顶点,边,边,1,记作: 读作:,记作: 读作:,1,角1,ABC,角A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