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
⑴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并能用该规律分析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⑶经历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从现象中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⑷观察生活中因光的折射而发生的现象。⑸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中。观察光的反射现象。称为汽化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Tag内容描述:<p>1、亚运会金牌是纯金制作的还是 镀金的?如何鉴别? 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中国代表 团共获得165枚金牌,为我国争了光。 (一)提出问题: 一种物质,它的质量和体积有 什么关系? (二)猜想: 同种物质,它的质量和体积之比 相等。 不同物质,它的质量和体积之比 不相等。 制定计划: (1)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m)。 (2)用量筒测出金属块的体积(V)。 (3)分别计算出金属块的质量与 体积的比值(m /V)。 认识量筒和量杯认识量筒和量杯 用用量筒量筒或或量杯量杯可以测量可以测量液体液体和和 形状不规则的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固体的的体积体。</p><p>2、新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全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题 号一二三四五总 分得 分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6分)1、我国从2011年12月份开始,发布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中的PM2.5监测数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__________(填长度单位)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达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而且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一般分子的直径约为310-10m,由此可判断PM2.5颗粒__________单个分子。(选填“是”或。</p><p>3、光的折射规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并能用该规律分析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重点培养通过观察和分析,从现象中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观察生活中因光的折射而发生的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关注周围生活中的折射现象,乐于用学过的知识研究其中的原因。二、重点与难点本节教学重点:光的折射规律是几何光学的基本规律,是解释生活中。</p><p>4、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认识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含义;(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4)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2)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测出反射角与入射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3)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p><p>5、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1,一.汽化 液化 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 和 沸腾,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叫蒸发。,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 现象叫沸腾,2,烧开水时如果不断加热会发现锅里的水会有下面的现象,这不再是平静的蒸发而是另一种汽化现象沸腾,3,实验:观察水的沸腾,1、水在沸腾前和水在沸腾时的现象。 2、每隔1分钟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填在表格中。,78,82,88,93,100,102,102,102,4,82,88,93,100,102,102,102,78,实验记录与作图,1,2,3,4,5。</p><p>6、7.通过透镜看世界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望远镜、显微镜是由多个透镜组合而成的。2.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基本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利用两个透镜组成望远镜的实践过程。2.经历利用两个透镜组成显微镜的实验操作过程。3.初步学习逆向、类比的物理思维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宇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进行观测的兴趣。2.增强学生的自然审美能力,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3.进一步形成科学的认识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结构和基本作用。教学过程情景导入400多年前,荷兰的詹。</p><p>7、声与现代科技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利用图文简单介绍戈阳的主峰中有一个山谷,名为“四声谷”,音乐厅中建筑声学问题,天坛的回音壁、三音石,莺莺塔、自鸣磬,动物与声音等有趣的声现象的介绍,使学生领悟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通过阅读“动物与声音”,体现世界声音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回声和共鸣;了解混响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文字以及欣赏图片等方式,获得生活和自然中回声和共鸣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回声、共鸣等。</p><p>8、什么是声音 2020 3 2 2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 2020 3 2 3 一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2 吹动纸条 让它发声时 发现纸条在 实验1 用手触摸自己的声带部位 发声时有什么感觉 猜想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2020 3 2 4 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 发声也停止 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实验结论 2020 3 2 5 风声 雨声 读书声。</p><p>9、第 1 页 共 8 页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2 32 3 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8 8 题 共题 共 1616 分分 1 2 分 质量相同的甲 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加热 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加热时间都为 6 分钟 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在 3 6min 内是液态 B 甲是非晶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