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年八年级物理
1、实验室用什么测量力的大小。2、力的三要素是力的、方向和。3、如何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呢。为什么物体要落回地复习1、实验室用什么测量力的大小。龙山中学一教学目标了解力的概念认识力的相互性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识链接(力的字形来历)。能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初步判断物体是否做功。各种形式的能量。
教科版2019年八年级物理Tag内容描述:<p>1、复 习,1、实验室用什么测量力的大小? 2、力的三要素是力的 、方向和 。 3、如何用 力的示意图表示力呢?,你来观察上图的情景中,苹果、铅球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为什么高处的水要往低处流? 为什么物体要落回地面上呢?,重 力,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重力; 2、知道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会用公式G=mg进行计算。,一、重力的概念,地球,1、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用字母G表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猜想一下它们可能的情况有什么?,1、无关? 2、 有关。</p><p>2、第三节滑轮 滑轮 生活中的滑轮 小组合作 采用绳和一个滑轮提升将货物提到高处 你有什么方法 请用钩码替代重物来模拟 动手尝试 你是这么做的吗 实验 研究使用定滑轮或动滑轮提升物体时 分别在用力大小 方向以及移动距。</p><p>3、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一 知识点分析 一 走进实验室 学习科学探究 1 参观实验室 长度测量基本工具 刻度尺 游标卡尺 千分尺 时间测量的仪器 秒表 质量测量的基本工具 托盘天平和砝码 测量温度的常用仪器 温度计 电流的。</p><p>4、复习,1、实验室用什么测量力的大小?2、力的三要素是力的、方向和。3、如何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呢?,你来观察上图的情景中,苹果、铅球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为什么高处的水要往低处流?为什么物体要落回地面上呢?,重力,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重力;2、知道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3、会用公式G=mg进行计算。,一、重力的概念,地球,1、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p><p>5、摩擦力 说课演示文稿 终南中学 杨 军 摩擦力 是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五节的内容 下面以下几个 方面谈一下对本节课的认识 一 教材分析 1 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中摩擦力的测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识的具体应用 增大和 减小摩擦的方法 是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 农业生产中知识的具体应 用 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 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p><p>6、7.1 力,授课教师:李志,二0一五年三月,学校名称:龙山中学,一,教学目标,了解力的概念,认识力的相互性,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识链接(力的字形来历):,有人认为:力颇像古代的犁形,耕田要用力,所以“力”的字形就用为“犁”的形状。,力,打,钓,抛,顶,跳,跑,举,拉,生活中的力现象,一、力是什么?,、观察、分析下面表现力的图片,并注意: 涉及几个物体?物体是否一定接触?不同情景中是。</p><p>7、教科版八年级下11.1 功教学案例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 明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初步判断物体是否做功; ()初步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是焦耳,并会进行有关计算; ()知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通过的距离垂直时,该力不做功; ()知道功率的概念,会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经过举例,理解功及功的必要因素,培养从生活现象中分析物理本质的方法。。</p><p>8、八年级物理教科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源光的传播教案 1. 光源 光的传播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2. 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310m/s。了解光的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p><p>9、第二章 运动和能量,4、能 量,自学指导:,1、 范围:P32-P33,2、 内容:各种形式的能量,3、时间:3分钟,机械能,光能和电能,内 能,原子能,化学能,能的各种形式,一、,总结:,能量是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 不同的运动形态对应着不同的能量形式,二、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自学指导:,1、范围:P33-P34 2、内容:能量是可以转化的 3、时间:3分钟,讨论交流:,电能是从哪儿来的?,火 电 站,二、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能量不仅可以从一个地方转移到 另一个地方,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还 可以互相转化 。,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能量都来自于太阳,我们使用的各种。</p><p>10、教科版八年级下11.2杠杆教学案例(第2课时)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 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 () 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 教学重难点 】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 教学方法 】 实验探究法。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 杠。</p><p>11、精品教育教科版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卷【测试说明】总分100 时间120分钟选择题每题1分 共20题 / 填空题每题2分 共10题 / 探究题15分 共一题 / 解答题每题5分 共9题 【选择题】1、许多科学发现和重大发明都是从实验中得到的,由此可以说明实验室的作用是( )A、科学探究的基地B、重大发明的基。</p><p>12、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第二节理解浮力,甲:液体表面的静电(漂浮),乙:液体中的静电(漂浮),丙:沉到液体底部(下沉),液体,液体,液体?容器底部?所有浸没在液体和气体中的物体都被液体和气体向上推,这叫做浮力。人们可以在死海看书,热气球可以漂浮在空中,因为液体(气体)对浸没的物体有浮力作用。浮力是如何产生的?浮力的本质:浮力是液体(气体)对物体的_ _ _ _ _ _ _。浮力产生原因的理论分析:F向。</p><p>13、第二章 运动和能量,4、能 量,自学指导:,1、 范围:P32-P33,2、 内容:各种形式的能量,3、时间:3分钟,机械能,光能和电能,内 能,原子能,化学能,能的各种形式,一、,总结:,能量是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 不同的运动形态对应着不同的能量形式,二、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自学指导:,1、范围:P33-P34 2、内容:能量是可以转化的 3、时间:3分钟,讨论交流。</p><p>14、课题: 压强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定义、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单位和改变压强大小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的方法,研究物理学的主要方法-从大量现象中抽象出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兴趣,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泡沫两块,形状相同的木块和铁块各一块 教学重点:比值定义的方法 教学难点: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教学。</p><p>15、第一节 功 功 贡献:功劳、立功 成效:大功告成、事半功倍 n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 在这个力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 ,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 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实例实例1 1:叉车举起货物:叉车举起货物 实例实例3 3:马拉动原木:马拉动原木 实例实例4 4:燃烧的气体使火箭起飞:燃烧的气体使火箭起飞 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 : 一、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一、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 过的距离过的距离 实例实例2 2:直升机吊起架电线的铁塔:直升机吊起架电线的铁。</p><p>16、杠杆的应用 制作 范昭福主讲 范昭福 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硬棒 我就能移动地球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杠杆的应用 小结 练习 复习 1 什么是杠杆 2 什么是动力臂 什么是阻力臂 3 杠杆原理的内容是什么。</p><p>17、教科版八年级下 11 1 功 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明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能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初步判断物体是否做功 初步理解功的计算公式 知道功的单位是焦耳 并会进行有关计算 知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通过的距离垂直时 该力不做功 知道功率的概念 会进行简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经过举例 理解功及功的必要因素 培养从生活现象中分析物理本质的方法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用力。</p><p>18、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第七章 力第七章 力 第一节第一节 力力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初步理解力的概念 2 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 3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 弹簧 钢锯条 气球 磁铁 磁针 大头针 铁块 一 引入新课一 引入新课 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