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心理
浅论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起我最大重视和感触的就是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下面我们就来简要的探讨一下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以及重要性。教师的职业心理特点。一、教师的职业素质结构。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教师的职业素质结构至少应包括以下成分。教师的职业理想(个性品质或人格特征或师德)。
教师职业心理Tag内容描述:<p>1、浅论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文学院08级2班 刘翠 0805010113学习教师专业发展,引起我最大重视和感触的就是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简要的探讨一下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以及重要性。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于2002年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这一工具,由心理学专业人士对部分教师实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近半数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31.51%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12.3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感到心理压力大,嫉妒情绪、焦虑情绪的出现也比较高。调查。</p><p>2、教师的职业心理特点,一、教师的职业素质结构,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 申继亮认为,教师的职业素质结构至少应包括以下成分: 教师的职业理想(个性品质或人格特征或师德); 教师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 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效能感); 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监控能力); 教师的教学行为与策略。,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其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p><p>3、教师职业心理素质,教师职业心理素质,一、概述 二、结构,(一)定义,教师职业心理素质 教师职业所要求的、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并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二)特征,多维度 并非单一维度的结构 动态发展的过程 形成具有个别化、阶段性特点 可培养,(三)作用,显性: 更好传授知识、技能,促进学生 智能、个性发展 隐性: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结构,教学效能感 教师职业 教师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结构 教师人格特点,1.教学效能感,定义: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