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功竞赛
东台市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笔试试卷 (考试时间。闭卷) 一、选择题(每空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在日常的教学中你又是如何体现此理念。语文教师基本功教学大赛活动总结。XX市选派四位语文教师参加第三届初中语文教师基本功暨课堂教学观摩大赛。东台市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笔试试卷。(考试时间。选出该答案。
教学基本功竞赛Tag内容描述:<p>1、东台市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笔试试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考试形式:闭卷) 一、选择题(每空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该答 案,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面表格相应的空格内。每空 2 分, 计 60 分) 1. 计算机内部的信息是以( )表示的。 A、十进制 B、二进制 C、八进制 D、十六进制 2. 微处理器内部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功能的单元是( ) 。 A、累加器 B、控制器 C、寄存器组 D、算术逻辑运算单元 3. 计算机正常关机后, ( )中的信息不会丢失。 A、ROM B、RAM C、CPU D、Cache 4. 下列关于计算机病。</p><p>2、小学,中学,高中,大学英语试题下载由http:/www.docin.com/dustinblog提供2010年常州市初中英语学科基本功比赛试卷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用2B铅笔将客观题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把主观题答案书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的一律无效。(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场号及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上,并填写好答题卡上的姓名信息。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Part I:Structure and Vocabulary(15 items, 15 points)Directi。</p><p>3、初中教学基本功大赛生物学科笔试部分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你是如何理解此理念?在日常的教学中你又是如何体现此理念?(10分)二、案例分析;“骨胳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教学片段:师:请同学们随我做一个动作,并注意你手臂的变化。(教师演示,手握物体,抬起的过程)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人的手臂为什么会抬起来吗?请用你们准备的小木条、图钉和橡胶绳,来探索这个过程,并说出你的理论根据。(学生分组探索)生 l:我们小组认为,手臂能抬起。</p><p>4、语文教师基本功教学大赛活动总结特征码TouWYSrSkYODDKpcNnYZ语文教师基本功教学大赛活动总结 20XX年5月14日到5月19日,XX市选派四位语文教师参加第三届初中语文教师基本功暨课堂教学观摩大赛。参赛选手:四位选手分别是XX中学的莫XX老师、X中的XX老师、X中的沙XX老师和XX中学的杨XX老师。获奖情况:其中,参加课堂教学大赛的是莫XX老师,讲课内容为王冕读书,她最终获得一等奖,并获得最佳教学语言奖。其余三位老师参加说课大赛,金XX老师说课内容为我的梦想,获得一等奖;沙XX老师说课内容为桃花源记,获得二等奖及最佳语言奖;杨XX老师。</p><p>5、东台市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笔试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形式:闭卷)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 分得 分得 分评卷人一、选择题(每空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该答案,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面表格相应的空格内。每空2分,计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 计算机内部的信息是以( )表示的。A、十进制B、二进制C、八进制D、十六进制2. 微处理器内部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功能的单元是( )。A、累加器B、控制器C、寄存器组D、算术逻辑运算单元。</p><p>6、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试题.doc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人们一般把 的研究工作和实证方法的确定视为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 ,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3、在地球与宇宙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学的重点是点燃小学生的 。4、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 。5、布鲁纳在学习理论方面提出了 ,这种学习方法要求学生象科学家那样去思考,探索未知,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6、与实验法相比,调查法的优势在于它具有更大的 和广。</p><p>7、第二届教学基本功竞赛,吕欣颖 09.3,考试地点: 北仓二中 共8个考场,具体安排见小学语文网站。 考试时间: 4月18日 周六 9:30-11:30 (请务必相互转告),考试内容,遣词造句 20% 习作批改 20% 习作 60% 八开纸两张,一、 遣词造句,1.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同义词的选择和成语的使用为重点。,同义词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可分为等义词和近义词。前者意思完全相同,如“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