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文学艺术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一、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考点23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第34讲 新中国的教育和文学艺术。3-15-46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20讲 新中国的文学艺术和教育。
教育和文学艺术Tag内容描述:<p>1、第30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考点1|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1国防两弹一星(1)原因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到它的国际地位。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2)成就1964年6月,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中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两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1970年4月24日,运载火箭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1975年11月26日,中国又成功发。</p><p>2、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学目标】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新中国科技成就。要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教学难点】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现代中国科技进步的史实的了解。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理解【课标内容】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教学内容】一、。</p><p>3、考点23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2013海南单科24)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 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考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1958年人民日报的社论号召搜集民歌是。</p><p>4、第38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考 纲 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教育事业的发展。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课 标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3.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 (1)目的: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2)原子弹:1964年,中国第一颗__________爆炸成功。</p><p>5、第7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1、 选择题:1. 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A. 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 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 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 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1.【答案】D【解析】学生对维新思想的理解。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入侵的加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先进中国人不断探索挽救民族危亡之路,维新派主张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建。</p><p>6、第二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一、 单项选择题1. (2018湖南衡阳一模)伏尔泰说:“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这是非常奇异的。”伏尔泰所说的“永恒的法则”()A. 准确预见了海王星的存在B. 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C. 成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D. 推动近代实验科学的诞生2. (2018安徽十校联盟摸底)伏尔泰曾指出:“如果真正的伟大乃是来自上天赋予的了不起的才能,并且能将此才能用于启发自己与他人,那么像牛顿这种千年难逢的人,就真的是伟人了!”在伏尔泰看来,牛顿的“伟大”之处在于()A. 理论总结B. 高尚人格C. 思想启迪D. 崇尚民主3. (。</p><p>7、第34讲 新中国的教育和文学艺术,考点 新中国的教育和“双百”方针 (一)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1扫盲教育 (1)原因:扫盲工作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人民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措施:______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政府开办了各种类型的补习学校;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_________ ______纲要。,1950,(3)结果:摘掉了世界头号“_________”的帽子。 2义务教育 (1)原因: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关键和发展高等教育的基础工程;基础教育的成败,关系。</p><p>8、3-15-46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2018吉林百校联盟联考)1964年10月19日,参考消息援引合众国际社东京十七日电:“红色中国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 这说明当时中国()A建立了全方位的国防体系B具有了远程打击敌国的实力C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D科教兴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解析】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引爆成功,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打破了西方核垄断,故C项正确。【答案】 C2中国著。</p><p>9、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必清线索导引线索1: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两弹一星”、杂交水稻、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载人航天、高性能计算机、基因工程。新中国成立初期,集中力量发展“两弹一星”,以打破美苏等国的核垄断和巩固国防。同时在农业科技和生物技术方面亦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新时期,载人航天、计算机、基因技术等高新技术迅速发展,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线索2:建国以来文艺事业的曲折发展:“双百”方针的提出曲折的年代文艺的春天 。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科学与文艺工作出现百花齐放、百家。</p><p>10、第20讲 新中国的文学艺术和教育,课标: 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2、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考纲: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新中国的文学艺术,知识结构,背景、提出、目的、内涵、实质,1、“双百”方针的提出,基础知识,“双百”方针的内涵和实质,1、前提和范围: 2、内涵: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p><p>11、课后限时集训(三十三)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毛泽东在1958年先后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虽然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还是开始投入到这些开发计划。这主要说明了()A“两弹一星”的开展是国内外形势所迫的结果B“大跃进”运动有利于我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C我国完全有能力在短期内实现国防现代化D应该将发展国防高科技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A本题考查“两弹一星”。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恶化。</p><p>12、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训练(7)一、选择题(48分)1、(2019浙江联考)1956年5月26日,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在阐述毛泽东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文艺工作,如果一花独放,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有了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春秋旧中国时代同现在的情况是不大相同的。”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A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 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C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学艺术水平 D提出文艺工作为工农阶级服务2、(2019预测)1958年4。</p><p>13、第31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考点1 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知识整合厘清史实新中国的科技成就1两弹一星(1)背景:20世纪中期,高新科学技术成果往往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2)目的: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3)成就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64年6月,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1975年11月,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2“东方魔稻”(1)研制:1973年,袁隆平。</p><p>14、第33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考点1 大国重器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知识整合厘清史实一、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领域时间(年)成就意义“两弹一星”1964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美、苏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增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1964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70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载人航天1992做出载人航天工程战略决策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3“神舟五号”载杨利伟飞天成功杂交水稻1973袁隆平选育成功“南优2号”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计算机技术1。</p><p>15、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 教育和文学艺术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 1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的实质是 A 就越多发展需要超前性 B 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C 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 教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