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第二节 心脏标志物的选择和评价 第一节 概述 掌握。酶类与蛋白类心脏标志物的种类、特点及临床意义。酶类与蛋白类心脏标志物的种类、特点及临床意义。酶类与蛋白类心脏标志物的测定。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疾病的诊断。第二节 心脏标志物的测定 第一节 概 述 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n结构。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Tag内容描述:<p>1、心血管疾病的生物化 学检验 n本章内容概要: n本章教学要求: 第二节 心脏标志物的选择和评价 第一节 概述 掌握:酶类与蛋白类心脏标志物的种类、特点及临床意义; 熟悉:酶类与蛋白类心脏标志物的测定; 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疾病的诊断。 第二节 心脏标志物的测定 第一节 概 述 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n结构: 肌原纤维占心肌细胞容积百分比的 48%,为心肌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肌原纤维由粗细肌丝组成 粗肌丝:肌球蛋白(占60%) 细肌丝:肌动蛋白(占15%),原肌 球蛋白(占10%),肌钙蛋白(占5% ,Tn) 功能: 体内的物质运输 内分泌功能 。</p><p>2、神经及精神疾病 的生物化学检验,掌握:脑脊液蛋白质、葡萄糖、氯化物、酶类的检测 熟悉: 血脑屏障的结构特点;脑脊液的形成及功能 了解: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本章教学要求:,2,3,第一节 概述,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相互联系组成的错综复杂的电化学信号网络; 人的神经系统分成两个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多种原因导致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改变,都可能导致神经、精神疾病。,4,一、血脑屏障的组成与功能,5,3.血脑屏障的功能,脑外伤、出血、梗死、缺氧、炎症、肿瘤等可使血脑屏障遭到破坏; 血管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程度。</p><p>3、卫生部“十二五” 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宁夏医科大学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研室 廖国玲,第十五章 妊娠期相关疾病的 生物化学检验,教学内容,第一节 正常妊娠及相关生物化学变化,1.胚胎及胎儿发育,2.胎盘,3.羊水的组成,一、正常妊娠,孕早期:012周,孕中期:1327周,妊娠分期,孕晚期:28出生,孕早期:胚胎发育 器官形成 胎儿 孕中期:器官逐渐成熟 孕晚期:器官完全成熟,(一)正常妊娠,胎盘结构 羊膜 叶状绒毛膜 底蜕膜,(二)胎盘,脐动脉,脐静脉,绒毛干,羊膜 平滑绒毛膜 壁蜕膜,胎盘隔,子宫肌层,子宫螺旋动脉,子宫静。</p><p>4、心血管系统疾病的 生物化学检验,1,掌握:心血管系统疾病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指标;临床生化检验指标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熟悉: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了解: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缺血修饰性白蛋白,本章教学要求:,2,第一节 概述,3,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心脏周期性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循环系统内沿着一定的方向周而复始的流动,以便将氧气、营养物质、激素等运送到机体各器官组织,同时将组织器官的代谢产物及二氧化碳运送到适当的器官(如肝、肾、肺)进行处理或排出体外。心脏和血管一旦出现问题,就会。</p><p>5、心血管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本章内容概要:,本章教学要求:,第二节 心脏标志物的选择和评价,第一节 概述,掌握:酶类与蛋白类心脏标志物的种类、特点及临床意义; 熟悉:酶类与蛋白类心脏标志物的测定; 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疾病的诊断。,第二节 心脏标志物的测定,第一节 概 述,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结构:,肌原纤维占心肌细胞容积百分比的48%,为心肌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肌原纤维由粗细肌丝组成 粗肌丝:肌球蛋白(占60%) 细肌丝:肌动蛋白(占15%),原肌球蛋白(占10%),肌钙蛋白(占5%,Tn),功能: 体内的物质运输 内分泌功能,冠状动。</p><p>6、第二十章 内分泌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掌握甲状腺功能、肾上腺功能紊乱临床指标的应用;GH、TSH、T3、T4、皮质醇、尿17-OHCS、尿17-KS、尿VMA、PRL、睾酮、雌二醇、孕酮、LH、FSH的测定与评价 熟悉:内分泌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种类;催乳素瘤、性腺功能紊乱临床指标的应用 了解:激素的调节;激素的种类和功能,目录,第一部分总论,一、激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