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抗震计算
2 抗震设计(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2.1抗震计算单元及动力计算简图。多自由度体系的抗震计算可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底部剪力法。3.3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3.3.1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底部剪力法。
结构抗震计算Tag内容描述:<p>1、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2 抗震设计(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2.1抗震计算单元及动力计算简图取整个房屋或抗震缝区段(设防震缝时)为计算单元,动力计算简图为串联多自由度体系。即将各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集中于每一层楼盖或屋盖标高处。多自由度体系的抗震计算可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底部剪力法。本工程总高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近似于单质点体系,故采用底部剪力法。此法是先计算出作用于结构的总水平地震作用,然后将其按一定规律分配给各质点。计算简图21 如下示:图212。</p><p>2、3.3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3.3.1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查表得,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5)计算各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层间剪力),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6)计算地震作用效应(层间剪力),3.3.2 计。</p><p>3、第4章结构抗震计算 1 结构地震反应 地震对结构的影响称为结构的地震反应 如速度 加速度 位移和内力等 结构在地震作用过程中的每一瞬间上 其动力反应是不同的 且结构的动力反应又是与自身的动力特性互相影响的 只有求。</p><p>4、底部剪力法,基本原理 基本步骤 底部剪力法的修正 例题,主要内容,基本原理(1),底部剪力法是一种简化方法,是反应谱分析法中的一种近似方法,便于设计者手算,它是应工程设计的需要而提出来的。 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探索各种建筑体形以及相应结构体系时,可以快速确定地震作用的数值,估计结构承载力和变形是否满足要求,以及确定构件截面的大概尺寸。此外。利用底部剪力法可以对计算软件结果进行总体校核。,设计需。</p><p>5、第4章 结构抗震计算,1.结构地震反应,地震对结构的影响称为结构的地震反应(如速度、加速度、位移和内力等)。结构在地震作用过程中的每一瞬间上,其动力反应是不同的,且结构的动力反应又是与自身的动力特性互相影响的。只有求解结构体系的运动微分方程才能了解每一瞬间时的结构动力反应。,2.地震作用,各类施加于结构上的荷载为直接作用;结构的地震反应是地震动通过结构惯性产生的,因此是一个间接作用,而不称为荷载。</p><p>6、底部剪力法,基本原理 基本步骤 底部剪力法的修正 例题,主要内容,1,基本原理(1),底部剪力法是一种简化方法,是反应谱分析法中的一种近似方法,便于设计者手算,它是应工程设计的需要而提出来的。 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探索各种建筑体形以及相应结构体系时,可以快速确定地震作用的数值,估计结构承载力和变形是否满足要求,以及确定构件截面的大概尺寸。此外。利用底部剪力法可以对计算软件结果进行总体校核。,设。</p><p>7、底部剪力法,基本原理 基本步骤 底部剪力法的修正 例题,主要内容,基本原理(1),底部剪力法是一种简化方法,是反应谱分析法中的一种近似方法,便于设计者手算,它是应工程设计的需要而提出来的。 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探索各种建筑体形以及相应结构体系时,可以快速确定地震作用的数值,估计结构承载力和变形是否满足要求,以及确定构件截面的大概尺寸。此外。利用底部剪力法可以对计算软件结果进行总体校核。,设计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