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和肛管疾病
结、直肠及肛管疾病 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普外科 姚永忠 解剖概要 n结肠(colon) • 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 三个解剖标志。长3~4cm 肛管解剖 解剖概要 n齿状线(denta。常见结直肠和肛管疾病。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王 宏。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结直肠和肛管疾病Tag内容描述:<p>1、结、直肠及肛管疾病 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普外科 姚永忠 解剖概要 n结肠(colon) 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三个解剖标志:袋、带、垂 长约150 cm n直肠(rectum) 上接乙状结肠,下接肛管,长1215cm 以腹膜返折为界:上段直肠、下段直肠 n肛管(anal canal) 齿状线至肛缘,长34cm 肛管解剖 解剖概要 n齿状线(dentate line)的重要临床意义 解剖概要 n肛门括约肌系统(anal sphincter system) 肛门内括约肌(internal anal sphincter) n不随意肌,环绕肛管上2/3,自主神经支配 肛门外括约肌(external anal sphincter。</p><p>2、常见结直肠和肛管疾病,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普通外科 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获国家、军队科研基金6项 获军队科技进步和医疗成果二等奖3项 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9篇,肛管直肠检查,1.胸膝位 2.截石位 3.左侧卧位 4.蹲位,体位,检查方法,1.视诊,2.直肠指诊,直肠指诊的注意事项,1 食指全部插入 2 环形触诊2周(360) 3 扩约肌松紧度 4 肿块或溃疡 注意:大小、位置、硬度、表面、边缘、活动度等 5 手指套有无血迹,6 直肠前壁:前列腺(男) 子宫颈(女),肛门镜检查(Proctoscopy),直筒镜,双叶镜,硬式乙状结肠镜检查(Rectosigmoidosco。</p><p>3、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王 宏,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1、结肠:全长150CM(120-200CM),各部直径不一,盲肠7.5CM,依次减为乙状结肠末端2.5CM.,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结肠有三个解剖标志,结肠袋,结肠带,肠脂垂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盲肠以回盲部为界,回盲瓣具有括约肌功能,在短肠综合征病人预后比无回盲瓣要好.,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盲肠,横结肠,乙状结肠为腹腔内位器官,有一定活动度,盲肠成人长约6CM。升、降结肠为腹腔间位器官。结肠壁分为浆肌层,肌层,粘膜层,粘膜下层。结肠肝曲与脾曲。</p><p>4、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王 宏,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1、结肠:全长150CM(120-200CM),各部直径不一,盲肠7.5CM,依次减为乙状结肠末端2.5CM.,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结肠有三个解剖标志,结肠袋,结肠带,肠脂垂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盲肠以回盲部为界,回盲瓣具有括约肌功能,在短肠综合征病人预后比无回盲瓣要好.,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盲肠,横结肠,乙状结肠为腹腔内位器官,有一定活动度,盲肠成人长约6CM。升、降结肠为腹腔间位器官。结肠壁分为浆肌层,肌层,粘膜层,粘膜下层。结肠肝曲与脾曲。</p><p>5、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王 宏,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1、结肠:全长150CM(120-200CM),各部直径不一,盲肠7.5CM,依次减为乙状结肠末端2.5CM.,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结肠有三个解剖标志,结肠袋,结肠带,肠脂垂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盲肠以回盲部为界,回盲瓣具有括约肌功能,在短肠综合征病人预后比无回盲瓣要好.,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盲肠,横结肠,乙状结肠为腹腔内位器官,有一定活动度,盲肠成人长约6CM。升、降结肠为腹腔间位器官。结肠壁分为浆肌层,肌层,粘膜层,粘膜下层。结肠肝曲与脾曲。</p><p>6、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王 宏,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1、结肠:全长150CM(120-200CM),各部直径不一,盲肠7.5CM,依次减为乙状结肠末端2.5CM.,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结肠有三个解剖标志,结肠袋,结肠带,肠脂垂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盲肠以回盲部为界,回盲瓣具有括约肌功能,在短肠综合征病人预后比无回盲瓣要好.,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盲肠,横结肠,乙状结肠为腹腔内位器官,有一定活动度,盲肠成人长约6CM。升、降结肠为腹腔间位器官。结肠壁分为浆肌层,肌层,粘膜层,粘膜下层。结肠肝曲与脾曲。</p><p>7、结、直肠和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1,学习目标,识记: 简单陈述结肠、直肠、肛管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复述常见结、直肠和肛管疾病的概念 理解: 转述痔、肛裂、肛瘘、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说出结肠癌、直肠癌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2,学习目标,运用: 对痔、肛裂、肛瘘等直肠肛管良性疾病的病人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 对大肠癌病人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3,主要内容,解剖生理概要 直肠肛管良性疾病 大肠癌,4,解剖生理概要,5,梗阻时,两端闭合,(一)结 肠,6,结肠的血供,(一)结 肠,7,结肠淋巴结,(一)结 肠,8,。</p><p>8、1,结、直肠及肛管疾病,.,2,解剖概要,结肠(colon) 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三个解剖标志:袋、带、垂 长约150 cm 直肠(rectum) 上接乙状结肠,下接肛管,长1215cm 以腹膜返折为界:上段直肠、下段直肠 肛管(anal canal) 齿状线至肛缘,长34cm,3,肛管解剖,4,解剖概要,齿状线(dentate line)的重要临床意义,5,解剖概要,肛门括约肌系统(anal sphincter system) 肛门内括约肌(internal anal sphincter) 不随意肌,环绕肛管上2/3,自主神经支配 肛门外括约肌(external anal sphincter) 随意肌,围绕肛管下1/3,分。</p><p>9、1 2 上平骶岬 至尾骨平面与肛管相连12 15cm上段直肠和下段直肠 以腹膜反折为界 3 直肠下段 女性前壁与阴道后壁相邻后方骶尾骨与梨状肌 4 直肠下段 男性前壁与膀胱底 前列腺 精囊腺 输精管壶腹 输尿管盆部相邻后方骶。</p><p>10、外科学,结直肠与肛管疾病,汪建平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第一节 结直肠、肛管解剖生理概要,第29章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结直肠大体解剖关系与位置,结肠、直肠在体内的位置,第29章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结肠,成人结肠全长平均约150 cm(120200 cm)。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结肠有三个解剖标志:即结肠袋、肠脂垂和结肠带。,第29章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结肠组织学结构。</p><p>11、作者 : 汪建平,单位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第三十七章,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直肠肛管先天性疾病,第八节,重点难点,直肠肛管先天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一)概述,从单纯的肛门闭锁,到累及泌尿生殖系统的复杂畸形,ARM涉及一系列复杂程度连续变化的疾病 男性和女性各有不同 最恰当的治疗方式建立在对个体畸形情况准确完备的评估之上 畸形程度不同,预后因人而异,外科学(第9版),一、先天性直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