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案
福建省漳浦县道周中学2014年高考数学专题复习 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案 文 1 高考试题通过选择题和填空题 以及大题的解集 全面考查集合与简易逻辑的知识 题型新 分值稳定 一般占5 10分 2 简易逻辑一部分的内容在近两年的。(1) 命题的概念 — 能判断真假 (2) 逻辑联结词及复合命题。
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案Tag内容描述:<p>1、京翰教育中心 http:/www.zgjhjy.com集合与简易逻辑内容提要一、集合概念及运算一、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运算1.集合与元素: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通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每一对象叫做集合的一个元素,通常用小写字母a、b、c表示2.集合中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二、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如果xA,则xB,则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交集:并集:补集:设S是一集合,A是S的一子集,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A在全集S中的补集(或余集),记作CSA.三、运算性质1.交集的。</p><p>2、集合与简易逻辑内容提要一、集合概念及运算一、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运算1.集合与元素: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通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每一对象叫做集合的一个元素,通常用小写字母a、b、c表示2.集合中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二、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如果xA,则xB,则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交集:并集:补集:设S是一集合,A是S的一子集,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A在全集S中的补集(或余集),记作CSA.三、运算性质1.交集的运算性质 ABBA,AAA,A,ABABA2.并集的。</p><p>3、福建省漳浦县道周中学2014年高考数学专题复习 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案 文 1 高考试题通过选择题和填空题 以及大题的解集 全面考查集合与简易逻辑的知识 题型新 分值稳定 一般占5 10分 2 简易逻辑一部分的内容在近两年的。</p><p>4、福建省漳浦县道周中学2020年高考数学专题复习 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案 文1高考试题通过选择题和填空题,以及大题的解集,全面考查集合与简易逻辑的知识,题型新,分值稳定一般占5-10分2简易逻辑一部分的内容在近两年的高考试题有所出现,应引起注意【考点透视】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2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3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p><p>5、用心 爱心 专心 1 高考数学回归课本教案高考数学回归课本教案 第一章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集合与简易逻辑 一 基础知识 定义 1 一般地 一组确定的 互异的 无序的对象的全体构成集合 简称集 用大写字 母来表示 集合中的各个对象称为元素 用小写字母来表示 元素x在集合A中 称x属 于A 记为Ax 否则称x不属于A 记作Ax 例如 通常用N Z Q B Q 分别表 示自然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p><p>6、江苏省白蒲中学2020高一数学 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案22 苏教版 教材:反证法 目的: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反证法的步骤,并能用以证明一些命题。 过程: 一、提出问题:初中平几中有一个命题: “过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C不能作圆”。 二、如何证明: 1,(教师给出如下方法) 证:先假设可以作一个O过A、B、C三点, 则O在AB的中垂线l上,O又在BC的中垂线m上, 即O是l与m的交点。</p><p>7、江苏省白蒲中学2020高一数学 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案14 苏教版 教材: 苏大教学与测试P13-16第七、第八课 目的: 通过教学复习含绝对值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逐步形成教熟练的技巧。 过程: 一、复习:1. 含绝对值不等式式的解法:(1)利用法则; (2)讨论,打开绝对值符号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利用法则(图形法) 二、处理苏大教学与测试第七课 含绝对值的不等。</p><p>8、江苏省白蒲中学2020高一数学 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案25 苏教版 教材:简易逻辑、四种命题、反证法、充要条件;教学与测试11、12、13课 目的:复习上述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理解更加深刻。 过程: 一、复习: 1、简易逻辑:(1) 命题的概念 能判断真假 (2) 逻辑联结词及复合命题:“或”、“且”、“非” (3) 复合命题的真假。</p><p>9、江苏省白蒲中学2020高一数学 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案21 苏教版 教材:四种命题的关系 目的:要求学生理解四种命题的关系,并能利用这个关系判断命题的真假。 过程: 一、复习:四种命题 提问:说出命题“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的逆命题、 否命题、逆否命题。(解答略) 二、 1接复习提问:原命题与逆否命题互逆否,否命题与逆命题互逆否,逆命题与逆否命题互逆。 原命题 若p则q 逆命题。</p><p>10、江苏省白蒲中学2020高一数学 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案17 苏教版 教材: 绝对值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练习课 目的: 通过练习逐步做到能较熟练掌握上述两类不等式的解法。 过程: 一、复习:绝对值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复习。 二、例题: 例1、解不等式 解:原不等式可化为: 和 解: 解: 原不等式的解集是x| x|=x|或 例2、解不等式 解:原不等式可化为:。</p><p>11、江苏省白蒲中学2020高一数学 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案19 苏教版 教材: 逻辑联结词(2) 目的: 通过实例,要求学生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并能利用真值表,判断含有复合命题的真假。 过程: 一、复习:“命题”“复合命题”的概念 本堂课研究的问题是:概括简单命题的真假,讨论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的真假。 二、先介绍“真值”:命题分“真”“假”两种判断结论。也可用1表示。</p><p>12、江苏省白蒲中学2020高一数学 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案16 苏教版 教材: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目的: 介绍符号“f(x)”,并要求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根的分布与系数a,b,c之间的关系,并能处理有关问题。 过程: 一、为了本课教学内容的需要与方便,先介绍函数符号“f(x)”。 如:二次函数记作f(x)= ax2+bx+c (a0) x=1时的函数值记作f(1)。</p><p>13、江苏省白蒲中学2020高一数学 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案15 苏教版 教材:二次函数的图形与性质(含最值); 苏大教学与测试第9课、课课练第十课。 目的: 复习二次函数的图形与性质,期望学生对二次函数y=ax2+bx+c的三个参数a,b,c的作用及对称轴、顶点、开口方向和 有更清楚的认识;同时对闭区间内的二次函数最值有所了解、掌握。 过程: y 一、复习二次函数的图形及其性质 y=ax2+b。</p><p>14、江苏省白蒲中学2020高一数学 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案20 苏教版 教材:四种命题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四种命题,给出一个简单的命题(原命题)要能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过程: 一、复习初中学过的命题与逆命题的知识 定义: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或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且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这两个命题叫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p><p>15、江苏省白蒲中学2020高一数学 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案4 苏教版 教材:全集与补集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全集与补集的概念及其表示法 过程: 一 复习:子集的概念及有关符号与性质。 提问(板演):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6的正约数,B=10的正约数,C=6与10的正公约数,并用适当的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解: A=1,2,3,6, B=1,2,5,10, C=1,2 CA,C。</p><p>16、江苏省白蒲中学2020高一数学 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案2 苏教版 教材: 1、复习 2、课课练及教学与测试中的有关内容 目的: 复习集合的概念;巩固已经学过的内容,并加深对集合的理解。 过程: 一、 复习:(结合提问) 1集合的概念 含集合三要素 2集合的表示、符号、常用数集、列举法、描述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单元集、二元集 4关于“属于”的概念 二、 例一 用适当。</p><p>17、江苏省白蒲中学2020高一数学 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案1 苏教版 教材:集合的概念 目的:要求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初步了解集合的分类及性质。 过程: 一、引言:(实例)用到过的“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合” 如:2x-13x2所有大于2的实数组成的集合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如:几何中,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如:自然数的集合 0,1,2。</p><p>18、江苏省白蒲中学2020高一数学 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案3 苏教版 教材: 子集 目的: 让学生初步了解子集的概念及其表示法,同时了解等集与真子集的有关概念. 过程: 一 提出问题:现在开始研究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存在着两种关系:“包含”与“相等”两种关系. 二 “包含”关系子集 1. 实例: A=1,2,3 B=1,2,3,4,5 引导观察. 结论: 对于两个集合A。</p><p>19、江苏省白蒲中学2020高一数学 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案26 苏教版 教材:“简易逻辑”习题课 目的:通过习题的讲解与练习,努力达到熟练技巧。 过程: 一、分别写出由下列各种命题构成的“p或q”“p且q”“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 1p:李明是高中一年级学生 q:李明是共青团员 解:p或q:李明是高中一年级学生或是共青团员 p且q:李明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且是共青团员 非p:李明不是高中一。</p><p>20、江苏省白蒲中学2020高一数学 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案18 苏教版 教材:逻辑联结词(1) 目的:要求学生了解复合命题的意义,并能指出一个复合命题是有哪些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并能由简单命题构成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复合命题。 过程: 一、提出课题:简单逻辑、逻辑联结词 二、命题的概念:例:125 3是12的约数 0.5是整数 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叫真命题,错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