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学习目标。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目标 本节课我们要学习一千以内的 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长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经历观察、感受物品轻重的过程。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1个单位)。本单元是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Tag内容描述:<p>1、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学习目标: 1. 学会观察物体。 2. 知道从各个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 对了,是他们摸的部位不同。 说一说:下面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这是我从前面 看到的。 这是我看到的 。 这是我从上 面看到的。 从前面看到的也可以说是从 正面看到的; 正面旁边看到的也可以说是 从侧面看到的。 说一说: 下面图形分别是从 哪个方向看到的? 想象一下: 从它们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 ,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把2块 搭在一起。 我这样做 我这样做 我搭的从上面看是 一个正方形 我搭的从上面看 是拼在一起的两 个正方。</p><p>2、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目标 本节课我们要学习一千以内的 数,同学们要认真的练习一千 以内的数的读写,能够按照要 求写出相应的数。 988、989、990、991 、992、993、994、 995、996、997、998 、999、1000 435、436、437、438 、439、440、441、 442 869、870、871、872 、873 955、960、965、970、 975、980、985、990、 995、1000 68 个位十位百位个位十位 10个一 1 0 十个10 1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01010 个十 3 30 练习 共有90个十,是多少? 900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一千以内 的数的写法和读法,要求同学们 知。</p><p>3、小小图书馆 工具书 文艺书 科技书 故事书 499本1000本 475本 632本 类别类别数量( 本 ) 科技书书1000 文艺书艺书632 工具书书499 故事书书475 哪种书最多? 哪种书最少? 科技书最多。 故事书最少。 比较数的大小 比较数的大小时,先比较 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 少的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先比较最 高位上的数,最高位数大数就 大,最高位数小数就小。 如果最高位上的数也相同, 再依次比较下一位。 用2、5、8三个数字组成不同 的三位数,并把它们按从大到 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825852582528285258 258285 528582852825 1.在里填。</p><p>4、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长方形的特征,同学们 要积极主动的去探索长方形的边和角的特 征,从而培养你们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仔细观察一下:长方形 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我用三角板来量一下长方形四个角的度数! 长方形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 是直角。 下面的图形哪个是长方形,哪个不是?为什么? (1) (2) (3) (4) (5) 。 5厘米 3厘米 ( )厘米 ( )厘米 2厘米 4厘米( )厘米 ( )厘米 在括号里填上合 适的数。 同桌一起来: 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尺,拼出一个长方形。</p><p>5、第 一 单元 教 学 计 划本单元教材分析(内容、体系及前后联系)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上,认识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和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第1课时,在学生动手拼、摆图形的过程中,探索发现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第2课时,教材设计了两个学生熟悉的事情,学习了解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本单元教学目标、要求1、 通过拼摆、交流、观察等活动,发现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2、 结合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情,了解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3、 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p><p>6、欢迎来访,敬请指导thank you!,8的乘法口诀,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欢迎来访,敬请指导thank you!,教学目标,1.经历操作、推想、交流的学习活动过程。 2.会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除法试题。 3. 同学们要把数学活动经验与数学计算联系起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欢迎来访,敬请指导thank you!,8,1个8,欢迎来访,敬请指导thank you!,1个8,8,16,2个8,欢迎来访,敬请指导thank you!,1个8,2个8,16,8,24,3个8,欢迎来访,敬请指导thank you!,1个8,2个8,16,8,3个8,24,32,4个8,欢迎来访,敬请指导thank you!,40,5个8,欢迎来访,敬请指导thank 。</p><p>7、课题:排列规律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3页。教学目标:1经历拼摆、交流、观察等探索稍复杂图形的排列规律的过程。2能发现图形排列中的简单规律。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发现和欣赏图形排列的美妙。课前准备:圆、正方形、正三角形图片各3张,每人“33格”的方格纸3张。教学方案:教学环节教学预设一、 复习引入教师谈话,先让学生说一说春节期间最高兴的事情,然后启发学生交流庆祝春节中有规律的现象。师:同学们,春节过得很高兴吧!谁愿意把你们最高兴的事情给大家说一说?请。</p><p>8、排列问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拼摆、交流、探索规律教学难点探索规律教具准备九宫格、图片每种3张、扑克。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师:同学们,春节过得很高兴吧!谁愿意把你们最高兴的事情和大家说一说?请几个人发言。师:春节期间,有谁贴挂旗了?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学生汇报)师:同学们真细心,能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今天这节课,我们利用等图形来“创造”规律。二、自主、合作探究、交流1. 把图形有规律地摆一行。(1)教师启发性谈话,提出把图片各3张有规律地排成一行的要求,鼓励学生动手操作。(2)小组交流摆法后小黑板展。</p><p>9、九、加减法整百数加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口算。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尝试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几百几十加减整百或几十的口算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探索,交流个性化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准备:小方块教学方案:一、创设情境加法让学生看图说图意,重点说出左边有500个,右边300个。那么一共有多少个呢?让学生说口算方法。提示学生5+3=8 所以500+300=800二、自主探索玩快餐记事本1.指导学生观察统计表中有哪些项目。提出:第一天剩多少元。2鼓励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答。。</p><p>10、七、千克和克教学内容千克和克(教材78页-79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会用若干玻璃球表示某个物品的质量。教学难点会用若干玻璃球表示某个物品的质量。教具准备天平、梨、玻璃弹球、文具等。一、创设情境师:上节课,我们用天平比较了两个物品的轻重,这节课我们继续利用天平学习。二、自主学习1. 教师出示梨和玻璃弹球,请学生掂一掂梨和弹球。2. 教师演示(1)一边放梨一边放玻璃球,学生观察用语言表述。(梨比1个玻璃球重,梨比2个玻璃球重等。)(2)直到天平平衡,学生观察汇报并用语言表述。(1个梨和 个玻璃球同样重。)3. 小组活动。</p><p>11、九、加减法整十数加减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整十数加整十数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口算。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尝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相应减法的口算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体验算法多样化。教学方案: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情景图,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二、自主探索(1)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解答“一共有多少棵树”。(2)组织学生交流。加法苹果树有80棵,梨树有70棵,问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学生试算:80+70=150答: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150棵。减法根据上面的情景图接着提问。</p><p>12、探索、发现简单事物中的排列组合规律教材分析:教材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有亲身经历的“照相”和“乒乓球”比赛两件事情,让学生初步领悟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规律,培养学生初步推理能力。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探索、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规律。2在进行探索、交流活动中,发展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3使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教学准备:三张人物图片、3张照相课件、乒乓球比赛课件教学过程: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创设学生先思考,猜测一下可能照几。</p><p>13、七、千克和克2教学目的: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难点:初步形成克、千克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1、游戏导入。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两位同学,被背的两位同学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同学把。</p><p>14、课题:排列组合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5页。数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探索、交流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过程。 2了解、探索排列组合问题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有条理思维和初步的推理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教学准备:让学生准备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照片;照相机;课件孙悟空片断。教学方案:教学环节教学预设一、创设情境1师生对话,由交流照片的经历和最喜欢的是哪张照片等引入新课。师:不少同学都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照片,谁愿意让大家欣赏一下?给同学们介。</p><p>15、九、加减法整十数加减教学目标: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教学重点: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公园里举行花卉展,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电脑演示)这么多漂亮的花,都是工人叔叔在苗圃里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让我们跟着工人叔叔到苗圃里去看一看。(电脑演示)二、探究新知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到什么?学生汇报:苗圃里有了种颜色的花,红花有盆黄花有盆,紫花有盆等。(电脑出示。</p><p>16、七、千克和克2教学目的: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难点:初步形成克、千克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1、游戏导入。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两位同学,被背的两位同学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同学把。</p><p>17、统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经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明白1格表示1个单位。能力目标: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增强统计意识,提高逻辑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情感目标: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通过调查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难点:对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体会它的意义。。</p><p>18、七、千克和克用天平比较轻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天平的状态判断哪个物品轻,哪个物品重。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感受物品轻重的过程,知道可以用天平比较物品的轻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身边的事物有好奇心,能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教学准备:天平教学方案: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大家都吃过西瓜吗?谁能说一说,一个西瓜和一个气球,哪个轻,哪个重?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二、自主探索1教学“做一做”(1)在课前准备一个面包和一瓶饮料,先让学生说一说哪个轻,哪个重,再让学生掂。</p><p>19、九、加减法教学内容加减法(教材103页-104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几百几十加、减整百或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教学难点口算方法。教具准备小黑板、口算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十加减整十的口算,现在检验大家一下,出示口算卡,学生口算。师总结口算情况后说明这节课继续学习口算。二、自主学习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1. 学生观察情景图,汇报发现的数学信息,教师板书:左边有500个,右边有300个。2. 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后自己列式试算。 (一共有多少个?右边比左边多多少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