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编号:1291801]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在用质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过程中。3、体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教学目标。经历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的过程。2、会用近似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1、经历计算街心公园周长和简单图形的周长的过程。能测量并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体验周长与图形各边的关系。1、结合生活中促销的事例。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Tag内容描述:<p>1、吨的认识(一)单元教育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经历感受并认识“吨”的过程,知道相邻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会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质量,在用质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过程中,发展数感。3、体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二)单元教材说明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千克和克,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感受。</p><p>2、近似数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10页。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事例,经历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的过程。2、会用近似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3、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方案: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一、创设情境回顾以前描述时间的知识,让学生用大约几时、快几时等交流上学的时间,然后师生谈话,由接近7时和接近8时的例子引出接近实际数量的问题。调动已有的知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体会“大约”的实际意义,并引出接近实际数量的。</p><p>3、计算图形的周长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677页。教学目标:1、经历计算街心公园周长和简单图形的周长的过程。2、认识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测量并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周长与图形各边的关系。课前准备:学生每人16根火柴棒、直尺。教学方案: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一、计算公园的周长1、出示例2师生谈话,由城市绿化谈到街心公园引出例2。观察街心公园平面图,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张奶奶沿公园边的小路散步会怎样走,每段路有多长。让学生在帮助他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探索,激发学生的积。</p><p>4、学会购物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6、17页。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促销的事例,经历了解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2、能运用数学知识和促销的优惠政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丰富学生日常购物经验,培养科学消费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案:教学环节设汁意图教学预设一、创设情境1、教师提出学习人物,并简单说明“学会购物”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什么叫“会购物”。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讨论、理解“会购物”,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师:同学们,。</p><p>5、学会购物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促销的事例,经历了解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2能运用数学知道和促销的优惠政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丰富学生日常购物经验,培养科学消费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建议有奖促销1师生对话,说一说现实生活中商场经常推出哪些促销活动。然后出示教材中的“有奖促销”问题,让学生读一读几种商品的标价和有奖促销广告,重点理解广告的内容。2提出兔博士的问题,给学生充分思考和交流问题的时间。3提出一位叔叔想买手机和电话,请大家当参谋的要求,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并分别计算买两种。</p><p>6、学会购物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6、17页。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促销的事例,经历了解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2、能运用数学知识和促销的优惠政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丰富学生日常购物经验,培养科学消费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案:教学环节设汁意图教学预设一、创设情境1、教师提出学习人物,并简单说明“学会购物”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什么叫“会购物”。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讨论、理解“会购物”,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师:同学们,。</p><p>7、第四课时 倍数的问题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2、53页倍数的问题。 教学提示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计算及相关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倍”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p>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相关PPT文档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