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编号:26393745]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百分数的意义。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效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使学生明确纳税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学生对圆的各部分已经有了初步认识。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Tag内容描述:<p>1、第六单元 比例尺第六单元 比例尺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比和比例、 会解比例方程的基础上安排的, 主要内容包 括:认识现实生活中放大或缩小的现象,按给定的比例尺把图形放大或缩小,认识比利尺, 画简单示意图和按给定的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换算。 本单元中,把比例尺作为“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的内容,学习比例尺的目的 首先是认识比例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p><p>2、第 1 课时 第 1 课时 一般应用问题(一)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 56、57 页。 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学生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已经熟练掌握,因此在本单 元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问题, 实质上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 的延伸即两个数的差量占另一个数(单位 1 的量)的百分之几, 甲比乙多百分之几, 可列式为 “(甲乙)乙1。</p><p>3、第 1 课时 第 1 课时 认识百分数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 2829 页。 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它是一种 分母是 100 的分数,但又与分数有区别,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它不能带 单位,百分敷的读法与分数类似,百分号前面的数是几,就读作百分之几。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p><p>4、第 1 课时 第 1 课时 探索乐园(一)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 92、93 页。 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本节课主要以“找次品”这一 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总结出找次品的方法,归纳出解决这 类问题的最优策略,从而让学生经历由多样化过渡到优化的思维过程。用天平找次品时,要 使称的次数最少,应该把要称的。</p><p>5、第 1 课时 第 1 课时 放大与缩小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 7173 页。 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本课时教学内容中应明确:保持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图形变大,叫做图形的放大;保持 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图形变小,叫做图形的缩小。在生活中,用放大镜看书,投影仪放映图 表、复印机扩印属于放大现象 ; 而照片,复印机缩印等属于缩小的现象。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把一个图形。</p><p>6、第 4 课时 第 4 课时 圆的面积(二)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5053 页。 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掌握了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因此在本节课中应注重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的培养,通过具体的情景使之对知识的进一步升华。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灵活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2掌握已知直径求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p><p>7、第 1 课时 圆的认识第 1 课时 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 13 页。 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数学新课程标准 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 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选择有趣味性和现实性的 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受数学与现实之间的密切联系。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 生在“做”的活动中认识圆,形成相关。</p><p>8、第 4 课时 第 4 课时 简单应用(一)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 1920 页。 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学生对比和比例已经有了初步认识。本课时主要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经历解决简单 的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过程。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含义,学习解答简单的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教 学时先让学生了解文字和图中的数据信息及问题, 让学生自己解答, 从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 验;体验综合应用按比例分配的。</p><p>9、第 7 课时 第 7 课时 解决问题(二)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 24 页。 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解决此类问题,一般要先计算出要粉刷的面积,然后根据面积大小以及每平方米的用 量来确定涂料的数量,再根据涂料的配置比例算出各种颜色涂料的购买数量。购买涂料时, 要选择最省钱的方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经历综合运用比和比例等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配制涂。</p><p>10、第 2 课时 第 2 课时 探索乐园(二)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 9495 页。 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在生活中有些问题是不需要或者很少需要计算,我们只要通过分析和推理,就能得到结 论。这类问题就是推理问题。 常见的解题策略是通过摘录条件或图表来理清题中错综复杂的条件, 找出突破口, 再把 分步推理的结果及时补充到图表中或条件中, 作为进一步推理的依据。 依此类推, 逐步推。</p><p>11、第 5 课时 第 5 课时 圆环的面积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 5455 页。 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圆环的教学时学生在学习了圆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很对圆的面积 计算有了较深的认识, 并能进行一欧冠的计算, 因此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理解圆环的组成, 从而得出圆环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圆环,用。</p><p>12、第 3 课时 图案设计 第 3 课时 图案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 78 页。 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不同的方法画圆。因此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分 别说出每个图案像什么,有什么特点,鼓励学生选择图案,大胆说出图案的画法。并用圆规 和直尺等工具设计出几种不同的图案并画出来, 从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发展初步的空间 观念;学会欣赏图案,体会。</p><p>13、第 3 课时 第 3 课时 统 计 统 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 92、93 页。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来 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2能从报纸、杂志、电视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能读懂简单的扇形统 计图。 3.能利用统计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统计图。</p><p>14、第 2 课时 第 2 课时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 88、89 页。 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条形统计图分为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它可以直观反映出数量的多少;折 线统计图也可以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它可以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情 况。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选择统计图,讨论统计图特征,并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的过。</p><p>15、第 3 课时 第 3 课时 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 8183 页。 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可以利用“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直接列式计算, 也可根据“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比例尺”列比例式来求,还可利用线段比例尺来求,计算 过程中应注意单位的统一。 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若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时,可根据比例尺 的意义,设实。</p><p>16、第 8 课时 第 8 课时 测量旗杆高度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2627 页。 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测量旗杆的高度” 是结合本单元内容设计的实际测量活动。 教材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室外实际测量。教材分四个步骤对测量的准备、实际测量、记录测量的数据,以及根据 测量得到的数据计算旗杆高度,提出了指导或要求。二是全班交流活动。三是写数学日记。 教学时, 活动时间可根据实际。</p><p>17、第 1 课时 第 1 课时 数与代数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 96104 页。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比和比例及它们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和解比例。会比较小数、分数 和百分数的大小。 2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 3在实际情景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能解决简单的问题;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 单实际问题。 4在实际情景中理解什么。</p><p>18、第 6 课时 第 6 课时 解决问题(一)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 2324 页。 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学生已具备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的你能力。 本课时主要是运用所学知识做出不同的配制 方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获得基本的数学知 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将数学 知识学习与体验、情感态度。</p><p>19、第 1 课时 第 1 课时 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 8487 页。 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单位“1”),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 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的百分比之和等于 l。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 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与折线统计图不同的是, 扇形统计图不反应变化 趋势。 扇形统计。</p><p>20、第 3 课时 第 3 课时 一般应用问题(三)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 60、6l 页。 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和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完全相 同。 在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时, 要学会画线段图, 它的好处是使题目的条件变得简洁, 找数量关系式时更加容易、方便。画图的时候,要先批准单位“1”的量,用一根线段表示 出单位“1”的量之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