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课件
经济学基础&#183。导言 价格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者行为理论 成本和收益理论 市场理论 分配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学基础课件Tag内容描述:<p>1、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及其类型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的和显 著的上涨现象。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及其类型 通 货 膨胀率 本期价格指数-上期价格指数 上期价格指数 =100%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 例:某一商品组合,购买相同的数量, 2000年需花费1万元,2001年需花费1.2 万元,2002年需花费1.4万元,选定2000 年为基年,计算2001和2002年的通货膨 胀率。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类型 按严重程度: 温和的(爬行的)通货膨胀: 10% 急剧的(奔腾的)通货膨胀:10% -100% 恶性(超级)通货。</p><p>2、经济学基础,2011年春学期,目 录,第1章 经济学导论 第2章 供求理论 第3章 弹性理论 第4章 消费理论 第5章 生产理论 第6章 成本理论 第7章 市场理论(1) 第8章 市场理论(2) 第9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决定 第10章 宏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1章 经济学导论,1.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2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3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1.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1.1 经济学的定义 研究资源配置及其效率的科学。,1.1.2 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稀缺必然导致选择 机会成本 是指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的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用途所能获得的。</p><p>3、湖南科技学院经管系,经济学基础,主讲教师:方 芳 TEL:13407468310,教材及学习要求,教材: 经济学基础,郑健壮、王培才主编, 第2版,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平时占30%: 抽查提问,一次不到扣10分。 完成作业。 检查笔记。 期末闭卷考试占70%,参考书籍:,1、亚当.斯密国富论 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3、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4、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5.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 6、曼昆经济学原理 7、斯蒂格利姿经济学 8.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9.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 10、熊彼特经济分析史。</p><p>4、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基数效用论,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运用边际效用的分析方法,分析效用与需求的关系,阐释个人需求的决定。,一、基数效用论,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一)消费者行为与效用,消费者就是居民户或家庭。家庭的消费选择由两个因素决定:限定条件与偏好。,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假定消费者A每月收入为30元,而他只购买两种商品:奶油和CD。每张CD的价格是6元,每磅奶油的价格是3元。则A的可能消费水平如下表:,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CD,奶油,1,2,3,4,5,2,4,6,8,10,O,a,b,c,d,e,f,消费者A的消费空间,一、基数效用论,。</p><p>5、1,第三章 效用论,一、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 二、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三、预算线 四、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五、价格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六、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七、从单个消费者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八、不确定性,2,基本假定: 1、消费自由和理性消费 2、有收入,收入可细分 3、单个消费者对市场供求的影响忽略不计,即只能被动接受价格,3,一、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1.效用U(Utility):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完全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 满足程度高,效用大; 满足程度低,效用小。,使幸福增。</p><p>6、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原理,本章主要内容: (1)需求理论 (2)供给理论 (3)均衡价格理论 (4)供求理论 (5)均衡价格的应用(支持价格、限制价格) (6)弹性理论 (7)弹性理论与经济决策,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原理,第一节 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 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第三节 均衡价格 第四节 供求弹性 问/答,主题内容,第一节 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 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第三节 均衡价格 第四节 供求弹性 问/答,什么是需求?,定义: 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产品每一可能的价格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p><p>7、一、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体系,第十章 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净值(NDP,et Domestic Product);国民收入(NI, National Income);个人收入(PI, Personal Income);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第十章 国民收入核算,一、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体系,1、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第十章 国民收入核算,1、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市场价值的概念;,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GDP为一定时期(1年)所生产的而并非。</p><p>8、经济学基础 杨 洁,人民邮电出版社,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需求-居民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某种商品。 需求是购买欲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 需求的大小是同一定的价格相联系的,6,100,小琳对冰激淋的需求表,冰激凌价格,0,2.50,2.00,1.50,1.00,0.50,1,2,3,4,5,6,7,8,9,10,11,冰激凌数量,$3.00,12,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如果只考虑价格因素:,需求是不同价格水平时的不同需求量的总称。它由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决定,在需求曲线图上,需求的变动指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量指在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居民户计。</p><p>9、第七章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第一节 市场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活动主体,一、市场配置资源和微观经济活动,1、微观经济活动的概念,微观经济活动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或企业和个人等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2、微观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商品生产经营者以商品和劳务的供给者或以生产要素需求者的身份进入市场,根据供求信息和价格信号,自主进行投资、生产和销售的决策,并在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获取收益。,一般居民个人作为产品或劳务的消费者和生产要素的供给者进入市场,自主进行投资和消费决策,或在市场活动中获取收入或得到相应的商品和服务。,3。</p><p>10、1,第九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试图证明:供求相等的均衡不但可以存在于单个的市场,而且还可以同时存在于所有的市场。,一般均衡理论,2,1、局部均衡:假定某一商品、劳务或生产要素的价格只取决于其本身的供求,而不受其他商品、劳务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供求的影响。 2、一般均衡:是假定所有的商品、劳务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供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而所有商品、劳务及生产要素价格与数量须同时决定。,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3,4个市场的相互关系,4,图形分析,(P0,Q0) (P1,Q1),5,个量变动的连锁反应,一个例子:,公。</p><p>11、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核心内容: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YAE模型, ISLM模型, ADAS模型,理论依据:凯恩斯定律,需求决定供给,(非充分就业状态),第一节 基本假设,一、利率水平不变,(货币市场情况既定;,投资是一个常数),二、物价水平不变,(要素市场情况既定),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一、总计划支出(AE)与总产出(Y),1、总计划支出:,一个社会中各经济部门愿意而 且能够购买的产品和服务总量。,AE=C+I,=a +I +bY,2、总收入=总产出=总供给=Y,(b = dAE/dY),二、国民收入的决定,1、总供给=总需求,Y=AE,AE=a +I +bY,a+I,Y。</p><p>12、石油大学 周英,经济学基础微观第3章 1,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经济学基础微观第3章 2,石油大学 周英,完全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 满足程度高,效用大; 满足程度低,效用小。,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满足。,1.效用U: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一、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注意与使用价值的区别与联系,客观存在的,使用价值是物品具有效用的基础条件;但效用还具有主观性。,经济学基础微观第3章 3,石油大学 周英,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由劳动决定的,而是由消费者的主观评价来决定的,是由商品的效用和稀。</p><p>13、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Economics,教材:西方经济学教程 梁小民,第一章,教材,第一章,参考书,第一章,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一章,“经济”一词的含义,Economy Economical Economics,第一章,“经济”一词的来源,Oikonomia,Economy,経済,经济,第一章,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研究内容的形成 逻辑的顺序 历史的顺序,第一章,财富,?,经济物品,生产,经济物品,资源,稀缺的,用途多样,逻辑顺序,选择,第一章,资源的分配和处置问题(allocation),土 地(land) 劳动力(labor) 资 本(ca。</p><p>14、1,高职高专财经管理类精品教材 经 济 学 基 础 黄泽民 编著,2,第 12 章,经济学基础, 第 3 编 ,宏观经济现象,3,本章内容 失业现象 通货膨胀现象 经济周期现象,目的要求 了解宏观经济现象 了解其成因与类型 了解其影响,经济学基础, 第 12 章,4,12.1 失业现象,第 12章,12.1.1 失业与失业率,1.失业 (1)失业的含义 失业,是指在劳动年龄之内、有劳动能力和参加社会劳动意愿的人,积极地寻找工作或等待返回工作岗位,而在规定时间没有获得就业机会的状态。 需要注意:第一,年龄规定以外的无工作者不是失业者;第二,丧失工作能力者不计入失业。</p><p>15、经济学基础 演示课件,经济学基础编写小组 主编 唐树伶,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学习目标 掌握边际分析法、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了解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注重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实际应用。,3.1 效用论概述,311 欲望与效用 312 消费者均衡,311 欲望与效用,1.欲望 对于欲望,通常的理解为:希望、盼望或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 2.效用 效用(utility)就是消费者通过消费某种经济物品所能获得的满足程度。效用是用来衡量消费者从商品中获得的幸福或者满足的尺度。消费者。</p><p>16、书名:经济学基础 ISBN: 978-7-111-34481-0 作者:张作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配有电子课件,经济学基础 ppt 课件,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经济学基础 ppt 课件,需求和供给是打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研究大门的钥匙,在西方流传着一句谚语语:教会了鹦鹉说供求,就教会了它经济学。因此本章是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在微观经济学中处于中心地位。本章的内容是进一步学习经济学的基础。,需求,供给,经济学基础 ppt 课件,知识目标: 1.了解影响供求的不同因素,特别是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关系; 2.了解商品价格弹性的作用,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