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卢锋第1讲.
经济学原理。卢锋。02年秋季1第1讲。经济学概论VCD的故事VCD故事中的经济学经济学定义与方法经济学的基本问题阅读教科书第1-2章2020820。经济学概论。第24讲。2002秋季。第24讲、通货膨胀。第24讲、通货膨胀。宏观经济学概论。第12讲、收入分配问题。CCER卢锋。我国国。第15讲。卢锋《经济学原理(中。
经济学原理-卢锋第1讲.Tag内容描述:<p>1、2020/8/20,“经济学原理”第1讲“经济学对象、定义和方法”卢锋,02年秋季,1,第1讲:经济学概论,VCD的故事 VCD故事中的经济学 经济学定义与方法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阅读教科书第1-2章,2020/8/20,“经济学原理”第1讲“经济学对象、定义和方法”卢锋,02年秋季,2,VCD:一个传奇性故事(1),VCD在我国众多经济部门中有其引人注目的特点。几年前还没有VCD这个名词,现今V。</p><p>2、第11讲、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外部性及其影响 外部性和产权界定 外部性其它解决方式 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 支付意愿与搭便车 阅读教科书第17、18章 Date1“经济学原理“第11讲“外部性问题” 卢锋,CCER,2002秋季 外部性 市场配置资源有效性的另外一个假定是 经济主体承担自身行为带来的所有成本 并享有其创造的所有收益,当这一条件 不能满足时就会发生外部性问题。外部 性(Externalities,又称外在性)指个人 或企业不必完全承担其决策成本或不能 充分享有其决策成效(Benefit),即成 本或收益不能完全内生化的情形。 依据成本和收益不能内。</p><p>3、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1,第24讲、通货膨胀,1)通货膨胀的货币供求解释 2)货币数量论 3)超速通货膨胀 4)菲利普斯曲线 5)通货膨胀的总供求解释 6)通货膨胀的影响和治理 参考阅读: 卢锋经济学原理(中国版)第37-38章,“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2,通货膨胀,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称为通货膨胀。我国80年代以来发生了四次通货膨胀。,“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锋,CCER,2002秋季,3,通货膨胀的货币供求解释,通货膨胀表示流通中货币过量增长。结果一是物价水平上涨,二是。</p><p>4、经济学原理“第13讲“宏观概论”卢锋,CCER,2002秋季,1,第13讲,宏观经济学概论,1,宏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变量 2,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3,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方法 4,国民收入帐户其它总量 5,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演变 参考阅读: 卢锋经济学原理(中国版)第22-23章,“经济学原理“第13讲“宏观概论”卢锋,CCER,2002秋季,2,宏观经济学,“宏观(Macro-)”是希腊文表示“大”的词根。这提示了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点:与微观经济学研究厂商,消费者行为等个量对象相对应,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的总量行为及其规律的学科。,“经济学原理。</p><p>5、2019/5/15,“经济学原理“第12讲“收入分配”卢锋,CCER,2002秋季,1,第12讲、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差距及其原因 基尼系数:分配不平等的度量 收入再分配理论 收入再分配政策 阅读教科书第19、20章,2019/5/15,“经济学原理“第12讲“收入分配”卢锋,CCER,2002秋季,2,我国城乡收入差距,2019/5/15,“经济学原理“第12讲“收入分配”卢锋,CCER,2002秋季,3,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2019/5/15,“经济学原理“第12讲“收入分配”卢锋,CCER,2002秋季,4,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造成收入不平等有两类原因: 一,机会不平等:由市场不完善带来。如农。</p><p>6、2020/8/23,“经济学原理”第3讲“消费行为分析”CCER 卢锋,02年秋季,1,第3讲、消费行为分析,新天地反盗版故事 预算约束线 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 消费者理性选择行为 消费者剩余 阅读教科书第4章,2020/8/23,“经济学原理”第3讲“消费行为分析”CCER 卢锋,02年秋季,2,消费行为:经济学分析思路(1),消费者如何在给定的收入约束下选择不同商品和劳务的购买量?消费者这些。</p><p>7、经济学原理“第15讲“货币与货币供求”卢锋,CCER,2002秋季,1,第15讲, 货币与货币供求,(1)货币的概念和度量 (2)货币供给机制 (3)货币需求理论 参考阅读:卢锋经济学原理(中国版)第25-26章,“经济学原理“第15讲“货币与货币供求”卢锋,CCER,2002秋季,2,什么是货币?,货币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经济现象! 虽然货币可以称为钱,但日常语言中称作钱的对象不一定是货币。如: 有钱?挣钱?花钱? 货币是任何一种被普遍接受为交换媒介,并且具有价值储藏和计算单位功能的经济工具。换言之,在购买商品劳务或清偿债务时被广泛接受的任何物。</p><p>8、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从新的视角解释制度,验证其结果。 21世纪是新制度经济学繁荣的时代,对引导越来越多经济事务的具体制度计划提出自己的洞察,并为改变这些计划提高经济效率提供理论基础。 斯蒂格利茨,1 .属于新兴学科,是经济学的前沿领域,还没有完善的理论体系,2 .关系范围广,需要经济学基础和历史、法律等方面的知识,难易度高,3 .制度经济学讨论的问题是现实世界提出的问题,所以与现实问题联系。</p><p>9、经济学原理第20讲“简单模型”卢锋,CCER,2002秋季,1,第20讲、简单收入决定模型,1)总产出与总支出2)总支出构成和决定方式3)模型与均衡确定4)乘数效应参考阅读:卢锋经济学原理(中国版)第32章,经济学原理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