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金石书画基础

第七课 隋唐书法。隋朝书法 隋朝书法上承北朝。融合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书风。隋碑 龙藏寺碑 开皇六年(587)十二月立碑于河北正定。为隋碑第一。有人说它是『爽整精能。金石书画基础绪论 1。第六课 南北朝石刻书法。南北朝时期为公元420年至589年。北朝指北魏。北朝石刻书法 a。第三课 上古绘画与玺印。

金石书画基础Tag内容描述:<p>1、第七课 隋唐书法,一,隋朝书法 隋朝书法上承北朝,下启盛唐,融合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书风,已具楷法经典,秀逸雋永、平和舒展,别具风格。,1,隋碑 龙藏寺碑 开皇六年(587)十二月立碑于河北正定,学者评为“整密瘦健,为隋碑第一”,有人说它是爽整精能,为隋碑 之极则。”康有为曾说:“隋碑渐失古意,体多闿爽,绝少虚和高穆之风,一线之延,惟有龙藏。”,龙藏寺碑用笔沉挚有力,刚柔相济,结体严谨安雅,方整有致,已是成熟的楷书形象。杨守敬说:“细玩此碑,正平冲和处似永兴(虞世南),婉丽遒媚处似河南(褚遂良),亦无信本。</p><p>2、金石书画基础,第一课 绪论 一,金石书画基础绪论 1,金石书画艺术的现状、市场 2010年张大千国画爱痕湖以1亿800万元成交 2010年宋黄庭坚行书砥柱铭以4亿3千6百万元成交 2010年乾隆官窑制粉彩花瓶以5亿多万元成交 2010年顾景洲制壶、吴湖帆绘竹紫砂壶以1千3百万元成交 2010年三张晚清拓秦铜器拓本并王国维题跋约200字以85万元成交,综观:2010年全年艺术品成交额573亿元 2。</p><p>3、第六课 南北朝石刻书法,南北朝时期为公元420年至589年,北朝指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南朝指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北魏为鲜卑族拓跋部所建,太和十八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并推行汉化改革,朝廷上只讲汉语,用汉制礼仪等,促进民族大融合。南北朝佛教盛行,尤其北朝佛窟造像、佛经刻石为帝王、民众礼佛之举。,1,北朝石刻书法 a,龙门石窟 佛造像发愿文、造像题名等,书风古朴雄强,斩钉截铁,极具阳刚之气。</p><p>4、第三课 上古绘画与玺印,一,上古绘画 1,新石器时期绘画 仰韶文化彩陶,居黄河中上游地区,主要在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图案有:人物、鱼纹、蛙纹、鸟纹、几何纹等。,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于甘肃临洮县的马家窑村。马家窑彩陶器上绘有舞蹈纹等。 另全国其他地方存在岩画,皆先民祈求部落兴旺而作(见课本)。,二,三代时期 1,青铜器纹饰具有绘画特征,典型为回。</p><p>5、第十讲 五代两宋绘画,一,五代两宋人物画 五代人物画承盛唐绘事之经典,亦雅逸雋永,代表人物顾闳中、周文矩。两宋人物几乎全学吴道子,成就卓著者武宗元、李公麟。,1顾闳中 南唐宫廷画师,生卒日期不祥。 韩熙载( ),字叔言,北海(今山东潍坊)人。唐朝末年登进士第,曾任南唐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等官。据史书记载,韩熙载家即有歌伎余人。韩熙载有政治才干,艺术上也颇具造诣,懂音乐,能歌善舞,擅长诗文书画。</p><p>6、第八课 隋唐绘画,隋朝绘画继承南北朝绘画之长,帝王已召画家入宫,为唐朝绘画的成熟奠定基础。唐朝绘画有三大特点:1,政教绘画的复兴。2,宫廷绘画的玩赏化。3,士夫绘画的深化。,隋朝绘画继承南北朝绘画之长,帝王已召画家入宫,为唐朝绘画的成熟奠定基础。唐朝绘画有三大特点:1,政教绘画的复兴。2,宫廷绘画的玩赏化。3,士夫绘画的深化。,二,唐朝佛教绘画 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比之北朝时期,可谓精美之极,其佛教。</p><p>7、第二课 上古书法、玺印之一 一,先秦书法 1,古代历史重要时间结点 A,170万年前1万年 旧石器时代 B,约1万年4千年前 新石器时代 早期有装李岗文化,中期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晚期有良诸文化、齐家文化、龙山文化等 C,公元前16-11世纪,约3500年前为商朝,甲骨文诞生于安阳殷墟遗址。,D,公元前11世纪至771年为西周,青铜文明成熟。 E,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为春秋, F,公元前。</p>
【金石书画基础】相关PPT文档
《金石书画基础》第七.ppt
《金石书画基础》第一课.ppt
《金石书画基础》第六课.ppt
《金石书画基础》第三课.ppt
《金石书画基础》第十讲.ppt
《金石书画基础》第八课.ppt
《金石书画基础》第九课.ppt
《金石书画基础》第七课.ppt
《金石书画基础》第五课.ppt
《金石书画基础》第四课.ppt
《金石书画基础》第二课.ppt
《金石书画基础》第二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